【寿川文苑】《寿阳赋》
发布时间:Jun 27, 2022 | 作者:晋中新闻网
(1)寿者,久也,五福之首。阳者,乾也,自强不息。《说文解字》:寿,久也。《尚书·洪范》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周易》中组成卦的符号叫爻。乾卦象阳、象君、象天。《易·系辞传》: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乾六画皆阳,纯阳刚健,当它静而不变之时,则专一而无他;当它动而变化之时,则直遂而不挠,所以广大的宇宙持此产生。《易经·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寿水之阳,“龙凤”之东。《方舆纪要》载,寿阳县“县南二里,有二源并导合流,至县西南十里,合于黑水”,历史上的黑水即寿水,也叫白马河,是潇河一大之流。阳,这里指水之北。“龙凤”,此处指“龙城”太原市、“凤城”榆次市。太原市别称龙城,自春秋晋定公十五年(公元前497年)赵简子筑晋阳城迄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公元617年,李渊父子从晋阳起兵,唐朝晋阳被称为“北都”“北京”,与京都长安、东都洛阳齐名。五代十国时的后唐、后晋、后汉、北汉都以晋阳为国都或陪都。榆次市别称“凤城”,(晋)榆次令荀藐,以德教为政,民皆怀念。公元276年,“凤凰”汇集榆次,晋武帝下诏赞美此事。700多年后,(宋)介休人文彦博,于1030年以殿中丞署理榆次县事,建有思凤亭,赋诗以记其事。文彦博出将入相50年,世称“文潞公”。榆次“凤城”由此而来。
(3)北领云代,南趋上党;东连京冀,西通甘陇。云州、代州,唐山西行政区划19个州中的两个,云州,秦汉时期置云中郡,唐代置云州(平城),大同市前身。代州,今忻州市代县。上党,长治市辖区。甘肃,简称“甘”或“陇”。
(4)五大山脉诸尾交汇,两域河系分向奔流。县境由系舟山系、方山山系、霍神山系、高垴山系和八赋岭山系之尾环抱。寿阳县诸河流分别注入汾河和海河两大水系。
(5)五峰环抱,若莲花之蕊。五峰山因其山势五峰环绕,状若莲花而得名。龙泉寺建于五峰中心,可谓花之蕊。
(6)水聚松塔,泽寿榆大地。松塔水库位于汾河主要支流潇河主流松塔河上,以为寿阳县、榆次城市生活与工业供水、灌溉为主,兼顾发电的综合利用大型水库。魏榆,榆次别称。
(7)黄天厚土,化育良田百万。寿阳县耕地面积104万亩,农民人均耕地近6亩,有“山西粮仓”美誉,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旱垣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玉米)绿色高产高效行动示范县、山西省优质杂粮生产基地县。
(8)大塬深壑,捧出金粮万斛。寿阳县地形地貌分山地、丘陵、河谷三个类型区。在广阔的黄土丘陵地带,形成了许多较为宽展而平的塬或残塬地,有四大坪、八小坪和数以千计的沟壑,发展农林牧副业条件良好。2022年,全县粮食产量7.6亿斤,占晋中市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一。斛,旧量器名。《说文解字》:“斛,十斗也。”这里取其寓意,非实指。
(9)县域广袤,煤储百亿;风光变电,能源清洁。有煤田面积490平方公里,储量210亿吨。2021年,原煤产量2620.26万吨,洗煤产量751.58万吨。2021年,风光生物质(新能源)总产量14.02亿度电,其中风光12.05亿度电。
(10)三晋“金三角”大道直行,山西“旱码头”古驿相望。寿阳地处太原、晋中、阳泉三市之间,区位优越,交通便捷,素有三晋“金三角”之称。寿阳宗艾镇是明清两代晋商东去太行、北进冀蒙、西连太原、陕西的必经之地,素有“旱码头”之称。寿阳太安驿,最迟设于唐代中叶,是古代通京大道知名驿站。清雍正八年设测石驿,太安驿与测石驿间设寿阳驿。
(11)大禹治水,空出昭馀泽薮。大禹“打开三湾(灵石县)口,空出晋阳湖”,浩浩淼淼的“昭余祁泽薮”,在几千年演变中形成了晋中谷地的肥田沃土。《周礼·职方》:“河内曰冀州,其山镇曰霍太公;正北曰并州,其泽薮曰昭馀祁。”许慎《说文》:“薮,大泽也。”祁县古称“昭馀”,因“昭馀祁泽薮”而得名。
(12)祁分七地,东惟马首是瞻。晋顷公十二年(前514年),魏献子为政,分祁氏之田以为七县:马首—寿阳,涂水—榆次、太谷,祁—祁县,梗阳—清徐,平陵—平遥、文水,邬—介休,盂—盂县,奠定了历史上这些县的基本行政版图。其时,寿阳叫马首邑。
(13)西晋建县,始命寿阳;开皇复置,赐受寓昌。西晋太康年间置县寿阳。隋开皇十年(590年)于晋建之寿阳古城置受阳县。唐贞观十一年(637年)改受阳为寿阳。宋、金、元、明为并州所属。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属平定州。
(14)太宗取道平北汉,代代名将出井陉。历史上的王翦、韩信先后入赵,慕容垂、拓跋珪次第伐燕,宋太宗平北汉,朱元璋取元都,李自成进北京,宋景诗取直隶等等无数战事,均经此晋冀要冲。
(15)票号首创“克钱制”,商海驰骋“宗艾帮”。清光绪《寿阳县志》载,寿阳“贸易于燕南塞北者亦居其半”,他们积富而归时,将所赚银钱委汇至太谷、祁县总号,只身轻装安全而返。为此,宗艾商人开出就地存储款优惠条件,吸引大量移款回存,并很谨慎地把这些存款称为“客钱”。宗艾商号以代理照料外出商人家中经济事务、充当存款人的理财顾问与管家的办法,彻底改变了自己的财务环境和经济实力,用信用促进了当地商品化、市场化发展,全县大小商号一千余家。宗艾就有三百余家,人称“宗艾帮”,之后产生了现银现钱“克兑”新业务,“克”同“兑”,与“客”同音,“克钱”逐渐成为当地商民常用的金融术语。
(16)尹灵芝一十六岁洒热血。尹灵芝(1931年—1947年),出生于寿阳县赵家垴,妇救会副主任,共产党员,年仅16岁被捕,英勇就义,是刘胡兰式的女英雄。
(17)韩退之题诗太安驿,茶食明月自团团。韩愈,字退之。唐长庆二年(822年),时任刑部侍郎的大文豪韩愈受命离京公干,途经寿阳至太安驿歇息。驿丞催饭,厨师无奈,急中生智,将中午烙饼所剩的面包上糖浆,用鏊精心烤制,随即端上称“专为大人饮茶而制”,韩侍郎脱口而出“茶食”,留诗《夕次寿阳驿》:风光欲动别长安,及到边城特地寒。不见园花兼巷柳,马前唯有月团团。于是这种包糖馅的面饼有了“茶食”之名。
(18)李通玄方山著《华严》,佛道之学相贯通。李通玄,世称李长者,又称枣柏大士,是唐代的华严学者,北京(今山西太原)人,李唐王室后裔。青年时钻研易理,四十余岁专攻佛典,潜心《华严》,八十《华严》译成。后携带论稿移居神福山原下土龛(即寿阳方山土龛)继续撰述,五年成《新华严经论》四十卷。继而作《略释新华严经修行次第决疑论》四卷。清傅山至方山有诗云:长者载经至,七尺何其恭。
(19)傅山出道龙泉寺,青主青气留人间。傅山(1607年—1684年),字青竹、青主,太原人。明清时期道家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与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李颙、颜元一起被梁启超称为“清初六大师”。著有《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等,时有“医圣”之名。龙泉寺位于寿阳县太安驿西北五峰山中心,建于唐宋。明亡后,傅山在五峰山出家为道,拜道士郭还阳为师,行医济世。
(20)王琼太安驿里叹韩愈。王琼(1459年—1532年),字德华,号晋溪,别署双溪老人,今山西省太原市刘家堡人。王琼于明朝成化二十年(1484年)登进士,历事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由工部主事升至户部、兵部和吏部尚书。正德十年到正德十五年间,因执掌兵部,立有殊勋,连进“三孤”(少保、少傅、少师)、“三辅”(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太子太师)。嘉靖十年(1531年),再任吏部尚书,次年病逝。获赠太师,谥号“恭襄”。王琼仕宦数十年,主持治理漕河,平定朱宸濠叛乱,加强西北边防。后世将他与于谦、张居正并称“明代三重臣”。有诗《经太安驿》:昌黎学术能扶主,裴度功名解备边。自叹斯文当后进,敢将踪迹问前贤。
(21)乔宇芹泉道中望寿阳。乔宇(1464年—1531年),字希大,号白岩山人,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太原府乐平县(今晋中市昔阳县)人,与王云凤(和顺人)、王琼(太原人)并称“河东三凤”。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进士,历户部左侍郎、右侍郎,拜南京礼部尚书,后改兵部尚书,参赞机务。明世宗即位,召为吏部尚书,因直谏君过,被迫去职回籍,卒谥“庄简”。乔宇一生好学,时称北方文苑之魁。尚有《乔庄简公文集》、《游嵩集》等刊留至今。有诗《芹泉道中望寿阳》。
(22)元好问边月照影宿农家。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朝末年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等。经寿阳有诗《宿张靖田家》。
(23)吴祚昌深情盈怀咏八景。吴祚昌,字泰毓。清江苏沭阳人。康熙七年(1668年)知寿阳县事,垦荒地,抚饥民,建屋舍,又设立义学、社学,凡有益于民者悉力规划,入光绪《山西通志》卷109“名宦录 ”。清康熙《寿阳县志》吴祚昌纂修。八景为:寿水清波、芹泉晓月、双凤朝阳、石门禹迹、方山云雾、羊头积雪、建公蛇穴、故城返照。
(24)祁韵士。祁韵士(1751年—1815年),字鹤皋,又字谐庭,别号筠渌,晚年又号访山。寿阳平舒村人。二十七岁中举,二十八岁进士,引见改翰林院庶吉士,学满文期满授编修。三十二岁任国史馆纂修官。奉旨创立《蒙古王公表传》,历“八年而书成”。四十岁补授左春坊右中允,四十一岁改补户部主事,五十四岁因宝泉局库亏铜案发被无辜牵连入狱。次年二月发戍伊犂。在戍三年,协助伊犂将军松筠完成了《伊犂总统事略》十二卷编纂工作。摘其要撰《西陲要略》《西域释地》,还著有《万里行程记》《濛池行稿》(其子祁寯藻分别于道光十六及十七年刊行)。五十八岁期满回籍。六十岁赴南京为松筠“襄理部务”一年,因气候不适返乡。六十一岁时应陕甘总督那彦成聘主讲兰山书院,六十四岁随那到保定任莲池书院山长一年许,嘉庆二十年三月二十五日卒于任上。祁韵士一生勤于著述,精于边疆史地研究。除上述著述外,还有《皇朝藩部要略》《皇朝藩部世系表》《己庚编》(其子祁寯藻分别于道光二十六、二十八年刊行)。另据《鹤皋年谱》载:祁韵士还著有《史书辑要》《珥笔集》《袖爽轩文集》《覆瓿诗集》《筠渌山房试帖》《访山随笔》《杂录》《覆瓿诗稿》《袖爽轩文稿》。现代史学家评论:“祁韵士筚路蓝缕、辛勤耕耘,开创了清代私家西北边疆史地研究的新风,是私家西北边疆史地研究的奠基人,其学术成就值得重视”。
(25)祁寯藻。祁寯藻(1793年-1866年),字叔颖,祁韵士第五子,三代帝师。嘉庆十九年(1814年),考中进士,起家庶吉士,迁翰林院编修,历任军机大臣、左都御史、诸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道光十九年(1839年),亲赴福建筹办海防,查禁鸭片。咸丰帝即位,更得重用,自请辞官。同治元年(1862年),教习同治帝读书。祁寯藻居官五十余年,忠清亮直,为政清廉,施政主张,多被皇帝采纳。担任过道光、咸丰、同治三位皇帝的老师,世称“三代帝师”“四朝文臣”。道光十四年(1834年),祁隽藻因母逝回寿阳老家守孝期间,著《马首农言》。同治五年去世,谥号文端。祁寯藻之子祁世长(1825年—1892年),咸丰庚申进士,任工部尚书,卒溢文恪。
(26)傩舞。傩舞是汉族最古老的一种祭神跳鬼、驱瘟避疫、表示安庆的娱神舞蹈。“傩”,起源于汉族先民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巫术意识。2006年5月20日,傩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7)中国寿星文化之乡。古老的传说、美丽的神话,南极仙翁老寿星的故乡——寿阳县,于2007年4月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寿星文化之乡”“中国寿文化研究基地”。
(28)“国字号”名镇名村名古寺。寿阳现有1个历史文化名镇、4个历史文化名村、13个中国传统古村落,有福田寺、普光寺、龙泉寺3个全国文保单位。
(29)“两翼”之资。两翼,指晋中平川和东山两个板块。寿阳既有平川的历史演进脉络和晋商文化积淀,又有东山自然资源丰富两大优势。
(30)创建国家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园。依托农业科技两部授牌、扎根寿阳卅载的中国农科院旱作农业试验站,建设生态农业研究院,积极融入晋中国家农高区战略,建成北方有机旱作试验示范首选地。
(31)罕山。罕(kàn)山地处太原市、榆次区与寿阳县三地交界。《读史方舆纪要》:其山层峦起伏,异于他山,故名。
(32)建设太晋一体化寿阳融合发展区。思路是“智慧赋能、服务两城、五业入园、千亿产业”,即围绕服务太晋一体化战略,重点发展智能制造、智能服务、大数据、大健康、文旅五大产业,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33)“智创谷”“农高区”。山西智创谷,2021年9月,晋中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规划建设核心区域面积66平方公里,以山西大学城入驻高校和山西农大、山西师大为依托,以综改区晋中开发区为支撑,北延百里龙城区域、东进晋中职教港、西拓武宿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南连百里潇河生态产业区,覆盖山西智创城4号、金科创新孵化中心,着力打造成为山西版“中关村”,建设全省人才高地和创新高地。2022年2月,山西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通过《关于推动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支持晋中打造山西智创谷”,标志着山西智创谷上升为省级战略。晋中国家农高区,2019年1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建设山西晋中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全国首批、全省唯一。农高区位于太谷区,已承接18个国字号试点,拥有省级以上重点工程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2个,建成院士工作站8个,入驻高新技术企业42家。
(34)全国5G智能化矿井示范县。依托全国首家5G智能化矿井(寿阳新元煤矿),打造全国最先进的5G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