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古村落探寻之旅——(寿阳)南东村

发布时间:May 7, 2020 | 作者:


2020年4月1日下午,我等一行6人前往寿阳境探访古村,目的地是离榆次最近的西洛镇南东(南东落,简称南东,因西洛地处潇河中下游地势缓平处落石已止得名,河南有南东落,河北有北东落,同属西洛镇管辖)村。该村地处潇河下游南岸高地上,地貌为土石山区。紧靠339国道(九榆公路),距晋中市20几公里大约40分钟车程。

2016年该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和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此行的向导就是晋中市文旅局的扶贫包村干部左永雄科长。

左科在该村蹲点两年了,他熟悉这里的每一条道路,每一个院落。据他介绍说南东村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淳朴的风土人情,古风古韵凝聚了一份乡愁,更保存着一段特别的乡村文化记忆。那咱就走点心了解一番吧。

商务车一路向东行驶,很快就过了榆次东赵,到了寿阳西洛,一个右转弯车子就过了潇河,曲曲弯弯在乡道行驶约3公里的样子,经过村西口的一家农家乐之后,车子停到了南东村中心的空地上。下车映入眼帘的是好几块文化村展示的宣传展板,醒目标题是“神秘南东”。

文化广场

神秘南东,咋个神秘?下车往东十几步有一座三官庙,庙刚修复修旧如旧也没什么特别的,南面与此对应的是一座戏台(旧时称乐楼,这个几乎村村皆有,差异无非是建筑年代、规模及繁简不同而已),也是刚刚修复的,也很一般。神秘之处是紧靠三官庙东墙有一矮小的道庙叫五道庙,里面有无塑像咱是有点不甚明白。隔着门缝看到庙内东墙上嵌着一通石碑,果然是一个字也不能识,人曰“奇文碑”此南东村一秘也。

隔着门缝拍图一张

奇文碑长约一米五,高六七十厘米,上面有15行共103个字。碑文内容至今无人破译。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郎保利认为103个生僻字可能与道教有关。
距离五道庙东北方向不远高处有一佛寺叫龙兴寺又名五佛寺,没有山门、藏经殿等建筑,仅余一主大殿尚待修复。

村东的龙兴寺

大殿应该供奉的是五方五佛。现在的塑像是中间三佛为横三世佛其他两佛无名,本人乃佛门弟子,感觉塑像属缺乏考证而随人意为之。有资料说殿内原来供奉的是大日如来佛,那一共五佛就好解释了。藏蒙的密宗将大日如来之智体分立为五种,配以五方五佛,是称五佛五智,即中央大日如来,属佛部;东方阿阇佛,属金刚部;南方宝生佛,属宝部;西方阿弥陀佛,属莲花部;北方不空成就佛,属羯磨部。现在修复后仅仅是造像师塑了五尊佛像而已,与五佛殿名称不符。但这个村子里为何有着臧蒙密宗类似的佛寺?此南东村二秘也

龙兴寺内的五佛殿 

五佛殿内的祥云浮雕

从龙兴寺出来,坡路之下有一特殊建筑——石头砌的套窑(当地人的叫法实在是拼音也拼不出来,咱就叫它套窑吧),窑的间数我数过一遍,但没记住,大约是有8-9间,套窑朝东,靠坡路方向有一个窑门,其他全是窑窗。进窑门的右手方向有一单间类似现在的小区门房或管理间,进门的左手方向是一道长长的套窑公共走廊,很像现在办公楼或是酒店房间的走廊那样。据接待我们的村长介绍,这套窑是一个侉子(外乡人)独自一人建起来的,大概是准备做车马店(就是现在的旅店)用,但不知什么原因刚刚建好还没有装修投入使用就废弃了,墙体上都没有来得及抹泥。我很钦佩这个外乡人,既是设计师又是建筑师还是开采运输大批建筑石料的匠人搬运工。现在的话来说,人家既是招标工程的甲方又是投标公司的乙方,既是投资方又是建设方。真的是个传奇人物了。这个车马店的早产应该和南东村为何突然间由盛而衰一样也算是一秘吧!

套窑内部

早些年,这个套窑就做了羊圈,住过的也只有看羊的人了。现在村里准备把这个套窑改建成一个农家乐。因为套窑建在沟边,隔河(季节性河流,现在无水)对面是石头山,山上有官道(我怎么看也没觉得像有)风景还算不错。这就是南东村东的大致情况。另据说早先河沟往南一带庙宇众多,神仙林立,因而庙会也就特别的繁盛,常常汇聚榆次太谷的商户都要来凑凑热闹。不过现在这些遗迹早已不在,我等也就略去了下沟的环节而返回戏台院往村南继而又折村北开始了对本村最具特色的民居——神秘的地坑院的探访。

地坑院当地人称为“地窑”,“圪洞院”,“地窨院”,“下沉式窑院”,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据说已有约4000多年的历史了。关于地坑院也有神秘之处,因为在晋中目前发现来说仅此一处,而且南东村的地坑院也不知到底有多久的历史,为什么周边村落却没有这种习俗等需要闲人进一步考证了,呵呵!

见门不见院

见树不见村(树下是一小型地坑院)

见院不见门

地坑院的建筑特色具备了防风、防盗、防狼、防火、冬暖夏凉等特点,正是古人顺应自然的一种居住方式。这种“见树不见院,见院不见门,见门不见院,闻声不见人”的独特景观使我这从小在太行山区长大的人都觉得十分的新鲜。目前,这种黄土地坑院在国内仅余几处,南东村为其一,此南东村三秘也。

泄洪设施是地坑中的地坑(猪圈)

南东村的地坑院几乎随处可见,主要分布在村西口处以及村中心往南,大约30余处且各具特点。我们仅拣了几处保存完好的院落看了看。现在有人居住的地坑院很少了,大多是残破坍陷,有的仅留下一点点遗迹可考了。
南东村不仅地坑院独具特色,地上的古建也有不少,高门大院也是气派的很,可见当年此处也是农商经济的典范。

这地上窑洞院的前脸如何?

这 “耕读第”砖雕也可以吧?

这正房窑间墙上的天地小庙

这石鼓(门当)

这户对

这墙上的象形字(不古老,民国十三年的)

估计曾经的院主人是开车马店的吧,

和现在酒店里挂的字画一样有文化呢!

最后说一下南东村还有个民俗——撵麻狐 ,这个民俗在附近的村落比如榆次后沟等地都有。大意是村民在二月二这天将捏成狼状的面塑夹炮(二踢脚那种)在户外崩一下,然后把面塑拿回来放在火上烘烤吃掉,俗称“二月二撵麻狐”。麻狐就是狼。边烤边念叨麻狐来,我不怕,我和麻狐打一架之类的,反映人们征服狼患的勇气。同时,也通过这种仪式告诫小孩不可在山上贪玩,切记要时刻小心狼患。这种警诫在每年的祭祀活动中一次次重申,在孩子们心中留下深刻记忆。可见旧社会狼患严重这也是事实。

撵麻狐

结束古村探访的时候,我在一户村民的窑洞内看到柜子上有一本书是专门介绍南东村的,然后托文旅局的左科也给寻了两本。书是寿阳县文旅局整理出版的,晚上回去我也结合白天的活动翻了翻。本次南东古村探访,往返大概只用了2个钟头,有点粗略。要说文化古村,感觉南东村也算是名副其实。故作拙诗一首,是以为记。

郊游至西洛,

一地谜三重。

道庙奇文异,

龙兴藏密浓。

窨居宜久住,

开化可寻踪。

神秘南东落,

不来何处逢?


项目投资联系人:

冯女士  0354-4626932

旅游接待联系人:

张先生  13935458494


南东村行车路线

太原、榆次方向路线

阳泉方向路线


(信息来源:晋中假日国际旅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