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寿阳县乡村文化记忆资料挖掘整理项目文稿征集启事

发布时间:May 16, 2023 | 作者:寿阳发布


寿阳县乡村文化记忆资料挖掘整理项目

文稿征集启事

寿阳地处山西省中东部,山清水秀,人文荟萃。


县境内各类文物629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个,中国传统村落1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4个,国家级绿色村庄4个,两家AAA级旅游景区和一家AAA级旅游示范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1项、省级8项、市级32项、县级77项。多处文化遗存保存完好。

寿阳县是清代“三代帝师”祁寯藻故里,唐代华严宗大师李通玄的研修地,明末清初社会活动家和思想家傅山先生的隐居地。是“刘胡兰式女英雄”尹灵芝烈士的故乡,是白刃格斗英雄连大落坡反偷袭战的发生地。是中国寿星文化之乡和中华诗词之乡。

儒家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民俗文化、福寿文化、红色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源远流长。

为传承寿阳优秀传统文化,讲好寿阳故事,进一步挖掘我县乡村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真实全面反映寿阳乡村历史记忆、历史脉络、历史文化和发展变化,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县委安排,由县政协筹建成立寿阳县乡村文化记忆资料挖掘整理项目组委会,启动乡村文化记忆资料挖掘整理工作,现面向社会各界人士、寿阳籍在外人士、广大文史爱好者、全县各乡镇、各单位、各部门征稿,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


征集范围和内容


主要征集反映寿阳各行政村、自然村(包括已经消失的自然村)历史变迁、建置沿革、地理气候、民风民俗、人文轶事、民间传说、文物古迹、产品产业等资料文稿。



文稿征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内容:

1.红色记忆,本村人民的革命斗争实践、革命英烈和红色遗存等;
2.往事钩沉,即将湮没于时光深处有较大影响的历史事件;
3.古镇村落,溯源镇村历史或域内重要建筑历史,还原其前世今生;
4.能工巧匠,历史上普通百姓的技艺人生;
5.非遗文化,深入挖掘和挽救寿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6.民风民俗,寿阳各类风俗遗存;
7.文物遗存,对寿阳考古发掘、文化符号、遗迹遗存、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的来历及演变等进行解读;
8.游子风采,寿阳籍在外人士中佼佼者的专访记录等;
9.乡村名人,近现代寿阳籍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科技、社会事业以及其他方面的知名人物及其事迹,或曾在寿阳县域范围内活动过的知名人物及其事迹;
10.乡村风光,乡村特有山水林田生态景观与自然风光;
11.土特产品,本村的土特产品及其传说;
12.特色产业,本乡镇或本村有特色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


二、


征集文体要求及稿酬


体裁为记叙文和回忆录为主的文学作品。征稿截止后,组委会组织专家进行评选,入选稿件发放稿酬。


三、


征集截止时间


从即日起至2023年6月20日


四、


投稿方式和邮箱


征文通过电子邮件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栏注明“寿阳县乡村史料征集+文章标题+作者姓名”字样,文尾注明作者真实姓名、工作单位和手机号


投稿邮箱:qjzyxh626@126.com

 

五、


稿件要求


1.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稿件内容不触及政治上有争论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不触及民族、宗教等敏感问题。

2.文稿内容要真实反映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和厚重历史特色。史料要准确具体,事出有据。文风要严谨细致,朴实无华。语言要生动传神,富有文采。

3.文稿须为个人原创,享有完整版权,否则文责自负。若文稿在报刊或网站有过刊载(包括部分内容),须加以说明。由当事人口述,他人整理的资料,须注明口述人和整理人。使用史料尽可能在文末注明出处和参考文献。

4.来稿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组委会拥有入选文稿的图书、网络和多媒体等使用权。凡投稿作者视为同意以上约定。



寿阳县乡村文化记忆资料挖掘整理项目组委会办公室设在县政协。


联系人:赵亚明 电话13152810097
           史海霞 电话13994568876


寿阳县乡村文化记忆资料挖掘整理项目组委会
2023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