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三治三建三评”创建行动是县委今年部署的乡村振兴“一号工程”,旨在加快补齐我县农村人居环境欠账,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面推开“治脏治乱治荒,建设森林、水美、文旅乡村,月评、季评、年评”为主题的“三治三建三评”创建活动,让广大农村居民共享文明成果,让绿水青山生态美成为寿阳的靓丽底色,为实现“争当发展排头兵、建设幸福新寿阳”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全县各乡镇和相关部门按照县委部署自觉担负起历史使命,下大力气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掀起了“三治三建三评”创建高潮。县宣传、文联、文化部门及时跟进,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一线采风创作,用文艺的形式助力“三治三建三评”创建活动,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寿阳文化》微信公众平台特开辟“三治三建三评”创建栏目,全面宣传我县各乡镇在“三治三建三评”创建活动中取得的好经验,新成果,让农村环境变美 让农民幸福满满。
不少四合院的大门前,都建起了写有"福"字的影壁工程。建忠这后生,黑夜儿不睡,总在盘算崔家垴如何向前发展,白天儿和村民们滚战的一搭儿,苦脏累的营生他一个人独揽,还有老领导温理国和温建宏、崔彪兰,也都称的上是这回活动的模范,再新建一个村民活动室,叫村民们来这儿打打扑克,坐的一搭儿好倒歇。他说,自打三八年日本鬼子侵略了中国,烧杀抢掠把坏事做绝,力争把崔家垴打造成推门见绿、推窗见景、宜居宜业的美丽村镇,在争当发展排头兵,建设幸福新寿阳的征途上不辱使命、奋勇前进!

寿阳数来宝《红色文化崔家垴》
创作:行云流水
三治三建进行中,
文友随行去采风。
文旅乡村哪里好,
跟我游玩崔家垴。
赶进村的先爬坡,
村中亮点实在多。
山村离城虽然远,
一来使人开了眼。
距离闹市有些偏,
村里没有污染源。
空气质量相当好,
城里人都往张跑。
炎炎夏天能避暑,
绿荫树下氧气补。
革命精神好发扬,
红色文化画满墙。
村委干部老支书,
就是一部活史书。
老人记忆超级棒,
故事讲的真漂亮。
“七七事变卢沟桥,
日寇侵华战火烧。
帝国主义是豺狼,
日伪持强太猖狅。
有压迫就有反抗,
誓与强盗来较量。
五县联合建特委,
群起抵抗日本鬼。
崔家垴有凤凰形,
因此也叫凤凰村。
路北政府村中建,
联合群众真方便。
村民支前挺积极,
团结抗日打游击。
由于叛徒来出卖,
村中因此受了害。
当时正是四零年,
烈日当空六月天。
日兵伪军把村围,
战火硝烟满天飞。
这场战斗真激烈,
尸横遍地满街血。
时任县长雷纳芳,
果断决定做主张。
革命精神真可贵,
掩护群众先撤退。
八名战士紧跟随,
弹尽粮绝难突围。
宁死不去当俘虏,
革命之身岂可辱。
一起舍身跳悬崖,
鲜血染红满坡花。
不惧悬崖百尺深,
英勇谱就名族魂。
九名勇士九好汉,
县长有幸免于难。
九名勇士八烈士,
事迹传遍寿阳地。
红色故事天天讲,
能上热门互联网。
同行文友十几名,
故事未完已泪奔。
烈士陵园三鞠躬,
一片真诚慰亡灵。
弘扬革命好精神,
坚决不能忘初心。
听完故事村中转,
大街小巷看一看。
环境卫生搞的好,
不乱堆放不长草。
古建古宅古门楼,
非遗文化实在多。
百年古树栖彩凤,
屹立不倒石窑洞。
五龙庙中住五龙,
碑刻记载建大清。
古迹建筑得保护,
村委领导有建树。
四棵青松似青龙,
龙凤呈祥佑村民。
祝愿大家多吉祥,
村民快乐都健康!
走了一圈未尽兴,
下次再来看窑洞。
去过地方也不少,
下次还来崔家垴。
乡村振兴不简单,
还请大家多宣传。
一段寿阳数来宝,
不知说的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