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川文苑】吴家崖的花园里挖呀挖呀挖 乌兰牧骑的种子开呀开了花
发布时间:Jun 7, 2023 | 作者:草根
农谚说,“芒种黍子急种谷”。本该是大忙的春耕播种季节,而在今天农业现代化的影响下,农业科技的带领下,田野上庄稼全部露头,有的早已一片新绿。
芒种节这天,女作家黄晶打电话说,去年种花花的吴家崖村,今年的玫瑰花又开放了,希望小分队去赏花,顺便采一些玫瑰花瓣,回去泡茶喝。去年是秋天,大片的玫瑰花、菊花成片生长,把个吴家崖美成一片花的海洋。那真是:香风熏得游人醉,只把寿阳作洛阳。我们乌兰牧骑小分队在这里赏花、拍照,有的还购买了喜欢的小花盆,发在网上,引起不小轰动。
今年的“三治三建三评”乡村创建活动以来,吴家崖雷厉风行,全村动员,乡村面貌大为改观。漫步吴家崖的乡村大街,街面宽阔平整,两侧花卉绿植成行。高大宽敞的村委大楼屹立全村中央,坐西向东,具有现代农业科技阵地的气派和阵势。我们走进一间大厅,吴家崖的村姑们正在排练舞蹈,虽然是农家的“芒种”季节,但是由于机械化,机播玉米早已出土,长势旺盛,一垄龙的塑膜里,透出了生气勃勃的幼苗。故而村姑们上午干农活、干家务,下午就会自动集中起来,排练文艺节目,展示村姑们的艺术风采。
我们乌兰牧骑小分队与大家见面后,决定两个小分队先各自演出几个节目,互相交流,然后再排练新的节目。吴家崖村原先有着深厚群众文艺基础,这几年组建了文化惠民文艺小分队,自编自演,自娱自乐,还经常参加乡镇和县里的文艺汇演。这次大家一见面便是自来熟,很快热火起来。村姑们演出了舞蹈《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独唱《再也不能这样活》等。乌兰牧骑小分队演出了太行鼓书《谷子好》、舞蹈《吉祥》、独唱《妹妹的亲哥哥》、晋剧清唱《坐宫》等。接下来还排练了寿阳民歌联唱《寿水长流》。
历史悠久吴家崖
吴家崖村位于南燕竹镇东部,面积587公顷。2016年末总户数365户,户籍人口848人。下辖吴家崖、石家坡、刘黄门、南黄门4个自然村。
据吴家崖吴氏族谱与村中老年人相传,吴家崖村明代前叫贾家村,当时贾家是村中旺族,后因贾家出了败家子,吃、喝、嫖、赌导致家道中落。明代成化年间,吴巨元一家从盂县西方山村迁来,逐渐发展成大户。因村庄地处丘陵,四周多崖,结合吴家姓氏就把贾家村易名吴家崖,方言叫"吴家崖底"。后又有韩姓、许姓、赵姓等姓相继迁入,形成了多姓氏村庄。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重修九江王庙碑记》载:"先是,刘家村、石家坡、吴家崖,共祀汉九江王,庙创建之代不可考矣。"乾隆《寿阳县志》载:"南黄门所,距城十五里。辖五村:石家坡,距城十二里。吴家崖,距城十五里。梁家黄门,距城十五里。孙家黄门,距城十五里。孙家垴,距城十七里。"为什么祭祀汉代九江王(九江王为汉代大将英布)。为什么要祀英布?
大东垴村现存的乾隆七年(1742)《九江王庙重修碑记》中有一段话:“夫九江大王英姓讳布也,起兵淮南欲灭暴秦,以拯民水火。既而感随何之请,弃楚归汉,洵得良臣择主之义。迨项刘灭秦,而项又继秦为虐,因与韩信、彭越戮力同心,灭楚【】汉,以成大业。至今义勇之气直贯天日,故得而【】神之也”由此看来,寿阳人对英布一生功过有着很好的评价,与他家乡人大相径庭!
而一十八村祭祀汉王英布,主要理念倒不在于英布一生如何,他们认为九江大王“捍灾患,调风雨,十八村利赖于无既,故大庙建于洞上,行祠创于各社。”祭祀能够换得风调雨顺,这香烛也就不算白费,又何必深究于古人呢!更何况英布故里的人理念也在悄然而变,据说2005年12月20日,英布的老家六安市还计划在东三十里铺即将建设的“汉王古城”园区里,为他建设墓地和纪念馆。看来吴家崖与河南六安对于英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吴家崖村地处赵庄河中央北畔黄土丘陵,境域内多土少石,肥田沃土,是寿西重点产粮区之一。近年因阳煤集团新元公司临近村庄建矿,村庄规划为采空区,故此,吴家崖与刘黄门、石家坡、南黄门四村在石家坡建成吴家崖移民新村,现在的吴家崖实际上是过去的石家坡。如今新村科学布局、整齐划一、新潮靓丽、清雅宜居。
吴家崖村英烈吴士贵,1939年参加八路军,1947年在解放井陉战斗中牺牲。村人韩达蛮,新中国成立初参加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提拔为营团干部,归国后继续报效国家,曾任辽宁省鞍山市市长等职。
1949年至今,村中在外上学的专科、本科、研究生等各类学子及在外地工作的达140多人,成为吴家崖村的骄傲与自豪。
村中古建有孔子庙、九江大王庙、三官庙、观音庙,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清代建筑。九江大王庙现存清嘉庆二十九年(1817)《重著募疏碑记》青石碑1通。村境内还有通往太安驿、古驿道、古烽火台等历史文化遗迹。
石家坡村由姓氏及地形而得名。相传清时石姓于此建村,故取名石家坡村。方言称呼为"石喹坡"。
村庄位于南燕竹镇东南4公里,吴家崖村东北1公里处。东邻峪口,西、南接吴家崖,北靠河南村。石家坡自建村以来一直归吴家崖村管辖。2015年因煤矿采空塌陷,原吴家崖、刘黄门、南黄门三村迁址于此,建成吴家崖新村。
村民姓氏以石姓为主。新中国成立以来,涌现出石步高等劳动模范。2015年在修建吴家崖四联村新村施工中,曾出土宋代"熙宁通宝"古钱币。
吴家崖村算是白马河的沿线村落。逐水而居,河水流淌,自西向东。湿润的气候,肥沃的泥土,悠久的文化浸润着这一方厚土。春夏之交,绿意萌动,生机勃发。在前往吴家崖村的一路上,绿柳成荫,绿植满村,金黄亮丽的黄金榆,橙色通红的太阳李,婀娜多姿的垂杨柳,一路招手,热情欢迎,仿佛是好客热情的吴家崖人招呼你到山村来。进入玫瑰花园,恣意怒放的月季花,赤橙黄绿青蓝紫,芬芳馥郁扑面香。这样的韵致,仿佛步入陶渊明的桃花源里,其实是步入寿星家园的人间仙境。
村头的标语,如雨后彩虹,绚丽多姿,醒目撞眼:村庄有规划 风景美如画。昔日的散乱旧村早已不见了踪影,新村建筑规划整齐,实用坚固。宽阔平坦的主街道由北向西,穿村而过,延伸开来。街道两侧的绿化带,仿佛一条绿色的彩绸飘舞,迎风摇曳。整齐的绿色围墙里,各式各样的灌木植物万物峥嵘。卫矛球,紫丁香,桧柏,还有农家的扫帚、西红柿、黄瓜、西葫芦等远远地张望着来往的行人。零星树木还有村民移栽的杏树、梨树、山楂、葡萄、苹果等,处处展露吴家崖新村的生机与活力。如果是在秋天来到吴家崖,那一定会是另一番瓜果飘香、五谷丰收、人寿年丰的大美景象。
排练完节目,乌兰牧骑小分队走进吴家崖的玫瑰花园。这是在村子的南面,白马河流水潺,河槽里蒹葭苍苍,蜻蜓点落,蛙鸣声声。一人多高的石砌河坝,把上面就是平整出来的玫瑰花园。
也许是玫瑰花园进入休眠期,园子主人特别许可我们进去采摘玫瑰花瓣,在这里,还有老乡种植的小葱、西红柿、月季花、扫帚苗,空余的地头,还有着甜苣菜、灰吊吊、车前子等野菜或者药材。女作家高兴地给我们介绍说,玫瑰花瓣用处大着呢。把花瓣晒干,泡花茶,做面膜,制作玫瑰酱,制作鲜花饼,药食同源,吃上面色更加红润,更加年轻貌美。这可把一群爱臭美的女演员高兴坏了。于是她们在地头唱起了《挖呀挖呀挖》:“小小的花园里,挖呀挖呀挖,种小小的种子,开小小的花。大大的花园里,挖呀挖呀挖,种大大的种子开大大的花……”接着,演员们有的挖着甜苣菜,有的采摘玫瑰花瓣,有的挖起了扫帚苗,还有的录开了抖音小视频“小小的花园里,挖呀挖呀挖……”
这时候,我们想起了吴家崖村民写在墙上的话:美丽乡村我的家,农村不比城里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