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举办“锦绣山西·多彩非遗”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宣传活动
发布时间:Jun 7, 2023 | 作者:山西文旅融媒体中心
6月6日,是二十四节气的芒种。在这个又忙又美,又收又种的夏日时节,山西举办了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这既是非遗的节日,更是全民参与的盛会。
山西省副省长熊继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出席并讲话,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胡雁、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冯克非秘书长等领导和嘉宾莅临活动现场。出席活动的还有全国青年非遗传承人扶持计划2023年扶持对象,山西省各市文旅局代表、非遗传承人代表,中央及省内媒体代表。
在传统文化日渐复兴的当下,又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20周年,今年文化遗产工作者与公众的一期一会格外令人期待。此次活动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主办,山西省演艺集团、太原市总工会、太原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协办。
活动既有多姿多彩的山西非遗传统艺术作品展示,又有载歌载舞地道山西味的非遗小戏展演,更有来自全国的青年非遗传承人的作品展、交流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左权开花调在大会上惊艳亮相,民歌联唱引来阵阵掌声。
“全国青年非遗传承人扶持计划”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于2022年发起,项目旨在推动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传承人才梯队建设,促进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实现代代相传,助力乡村振兴和区域发展。计划五年扶持100位45周岁以下的优秀青年非遗传承人,每年遴选扶持20人。本年度二十位青年非遗传承人精品作品于6月6日至11日在太原市工人文化宫恒山南厅、北厅进行展出。
山西五千年文明史上下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厚重多彩、蕴藏丰富。山西表里山河,地形折冲险固,特殊的地理区位造就了独特的三晋文化特色,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悠久绵长的农耕文化、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谐共生的生态文化、诚信为本的晋商文化、绚丽多姿的民族融合文化、光耀千秋的红色文化等。我省正式启动非遗保护工作十多年来,保护传承不断取得新成效,保护传承制度逐步走向健全,体系不断完善,能力显著提升,保护条件更加充分,创新创造不断加强。
目前,山西省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项目182项,省级非遗代表性名录项目1173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103项,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089项。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49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109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500人,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5515人。2023年1月,晋中市正式成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碛口、河曲、上党(晋城)3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稳步推进,调查记录、非遗名录建设、区域性整体保护、传承体验设施、理论研究等保护传承体系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