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治三建三评】松塔里思村:守望诗经木瓜河情愫 溯源遗存古文物大村
发布时间:Jun 19, 2023 | 作者:白天
开展“三治三建三评”创建行动是县委今年部署的乡村振兴“一号工程”,旨在加快补齐我县农村人居环境欠账,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面推开“治脏治乱治荒,建设森林、水美、文旅乡村,月评、季评、年评”为主题的“三治三建三评”创建活动,让广大农村居民共享文明成果,让绿水青山生态美成为寿阳的靓丽底色,为实现“争当发展排头兵、建设幸福新寿阳”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全县各乡镇和相关部门按照县委部署自觉担负起历史使命,下大力气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掀起了“三治三建三评”创建高潮。县宣传、文联、文化部门及时跟进,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一线采风创作,用文艺的形式助力“三治三建三评”创建活动,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寿阳文化》微信公众平台特开辟“三治三建三评”创建栏目,全面宣传我县各乡镇在“三治三建三评”创建活动中取得的好经验,新成果,让农村环境变美 让农民幸福满满。
一条木瓜河,承载着《诗经》里的美好情愫,从太行山深处款款而来,来到叫做松塔镇里思村这个地方,陡然一拐弯,就牵手龙泉河,走成了大大方方的潇河,而后一路向南,入汾河水,跳大黄河,浩浩汤汤向东而去。
里思村距寿阳县东南方向35公里,千百年来驻守这里,守望着木瓜河,守望着这里世世代代的乡民,守望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家日子。里思位于松塔镇以西,地处丘陵,沿河造地,全村4个自然村,由里思、王家垴、河东、华泉组成。村庄地处河川山谷,木瓜河流经,气候宜人,发展农牧,得天独厚。居民居住集中,大部土窑或石窑,交通便利,自然环境优越,历史上主要种植高粱谷物。近年以玉米等作物为主,属于典型的农业村。全村共393户1012人,常住人口196户332人,土地总面积18.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771.84亩(包含1557.29亩村集体非承包土地)。
说起里思的历史沿革,众说纷纭。有的说,里思村由方位谐音更改而得名。由于村庄坐落在木瓜河西岸,人们就把村庄称作"里西"。因寿阳方言"西"与"思"字音相同,久而久之便把"里西"写作"里思"。还有的说,这村里一座大庙,叫做兴国寺,宋元建村,金元代建庙。山外的独堆村有座福海寺,相对于山外的福海寺“外寺”,这山里的兴国寺便成了“里寺”。后来有文人佛家改里寺为里思,定为村名,一直沿用至今。
里思村1950年归三区﹣﹣松塔区管。1953年设里思乡,仍归三区管。1958年属松塔上游人民公社管辖。1984年属松塔镇管辖至今。
里思村以范姓、刘姓为主,两姓占到全村90%,另有李姓、张姓等姓氏。现存文物古迹有:河神庙、文昌庙、牛王庙、兴国寺、里思遗址等。兴国寺修建于金大定年间,占地588平方米,1989年正殿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佐证其建村较早。
里思村文物遗址较多,且多为新旧石器时期,说明这里在远古时期人类活动较为频繁。
从后世考古发掘看,里思村地区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庙宇成群,较为集中,反映了当时的佛教、道教文化烟火旺盛,成为这一代乡村的文化和经济的交流中心。
里思村凤凰山顶遗址,位于村西100米凤凰山台地上,分布面积5600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米,地表遗迹、遗物较丰富,有仰韶文化晚期的夹砂灰褐陶绳纹罐、夹砂灰陶绳纹提、泥质灰陶兰纹陶片、小口罐等陶片。
神堂湾遗址,夏代。位于寿阳县松塔镇里庄村神堂湾自然村南100米。东西长100米,南北宽70米,分布面积7000平方米。遗址地处潇河北岸的台地上,北高南低呈阶梯形,文化层厚度不详。地面遗迹、遗物比较丰富,本次普查采集有夏代的夹砂灰陶绳纹鬲、甑(有附加堆纹)等陶片。
狮子里遗址,东周时期。位于寿阳县松塔镇里思村河东自然村南200米狮子里临河台地上。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00米,分布面积20000平方米。遗址南高北低呈阶梯状。文化层厚约1米,断面包含物较多,地面遗迹、遗物较为丰富,本次采集有东周时期的泥质灰陶绳纹瓮、罐,泥质灰陶素面豆等陶片。
河东山神庙。清,未定级。位于寿阳县松塔镇里思村河东自然村西。坐南朝北,占地面积424.9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清代建筑。一进院落布局,仅存正殿、西配殿。正殿建在高0.7米的台基上,基宽12米,长6.4米。正殿面宽三间,进深七椽,单檐硬山顶,前廊式构架。殿内为石砌窑洞3孔。正殿前廊砌清同治六年(1867)"观音堂子孙庙龙王庙重修碑记"砂石碑1通。
华泉避水庙,清,未定级。位于寿阳县松塔镇里思村华泉自然村西寿阳县松塔镇里思村北寺垴山半山腰,坐西北朝东南,建筑面积16.6平方米。避水庙为一单体建筑,石砌券洞式房屋,单檐硬山顶,为供奉神位所建。
华泉山神庙,清,未定级。山神庙为一单体建筑,石砌券洞式房屋,平顶。为供奉神位所建。华泉山神庙位于寿阳县松塔镇里思村华泉自然村寺垴山半山腰。坐北朝南,建筑面积13.8平方米。单体建筑,石砌券洞式房屋,平顶。为供奉神位所建。
里思河神庙,位于寿阳县松塔镇里思村北一半山腰。坐北朝南,建筑面积8平方米。河神庙为一单体建筑。
里思牛王庙。未定级。里思牛王庙位于寿阳县松塔镇里思村小河渠南。坐西朝东,建筑面积14平方米。牛王庙为一单体建筑,石砌枕头窑,石砌台基,基高约0.8米,平顶。
里思文章庙,位于寿阳县松塔镇里思村东南一高地。坐东南朝西北,建筑面积20.5平方米。文章庙原为二层建筑,现仅存一层,石砌券洞式房屋,东北山墙旁设台阶通向上层。屋顶周围有砖砌花栏。屋顶之上原有六角形建筑,现仅存柱洞。
据明代弘治年间墓碑记载,里思村曾归山西太原府平定州乐平县管辖,所以这里的方言、习俗、民风、祭祀、村名、人名等,都和平定昔阳有着一定联系。故而这里也是古代从平定、昔阳(乐平)、和顺进入榆次、太原的 交通要道。从这个意义讲,对于平定来说,进入松塔的里思就是里寺,而松塔以外的村落属于寿阳、或者太原管辖,自然就是“外寺”了。
自然村王家垴村因地形、姓氏而得名。在很早以前,有一王姓带家人来此安家开荒生产,几代过后便形成了一村落,因均姓王,又居于高处,故取名"王家恼",王家恼村名却一直沿用至今。1950年归三区﹣﹣松塔区管。1953年归里思乡,仍属三区管。1958年归松塔上游人民公社管辖。1984年属松塔镇管辖。2002年归里思村民小组管理至今。现王家垴村以李姓、刘姓为主。
华泉村的村名典雅而隽美。村庄四周被山环抱,木瓜河西岸由北向南有四垴山、神足、窄桥坡、北台头、南台头五座山,形同五朵莲花盛开环绕,周围分布村落有,东岸由南向北有:狼儿山、斗半坡、吃堆墒、杏树坡、许庄坡、人儿山、小垴七座山头环抱,共十二座山头从四周环绕全村。站在斗半坡顶俯瞰,十二座山头和村庄民居相映成趣,山头如花瓣,村庄似花蕊,酷似五朵出水芙蓉,镶嵌于木瓜河畔。每座山头都布满了郁郁葱葱的野木瓜、山樱桃、毛毛杏、山桃树,每当春夏之际,杏花、桃花、樱桃花盛开,红、黄、白、紫、蓝各色野花竞相开放,把整个村庄围了起来。又因在每个村庄不远处都有一股股泉水叮咚,这泉水人们称之为"泉水花",“华泉水”,甘醇的泉水长年不断,养育着历代村民。故而村名叫作"华泉村"。
河东村以河谷及方位而得名。在很早以前,逐水而居的先人们便在这里安居落业,休养生息,在木瓜河东岸,人们顺口把其称作"河东"。河东村名一直沿用至今。1953年归里思乡,仍属三区管。1958年归松塔上游人民公社管辖。1984年属松塔镇管辖。2002年归里思村民小组管理至今。
里思村属于松塔水源保护区,自然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里思村注重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对村居环境、村容户貌进行整治,打造乡村宜居环境示范点。2020年山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里思村为2020﹣2022山西省卫生村。
上世纪1997年3月,原农村农业研究室主任、后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一行,曾到松塔镇里思村视察调研。
2018年在县、镇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里思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飞速的进展。一是进行危房改造4户,二是华泉小组安装村间路灯。三是为方便村民卖粮过泵难问题,村委出资安装地泵一台。
2019年新建石坝,排水渠水槽,建造长20米宽4.5米漫水桥一座。里思小组,河东小组,王家垴自然村更换、安装村间路灯60余盏。农村厕所改造工程,全行政村有11户进行厕所改造。
2020年,一是进行里思村村口绿化,修建街心小公园一座,二是修缮村委会办公场所。2021年以来:里思村总支进行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小景点两处,进行墙面粉刷。维修田间道路40余公里。
2022年,进行村主道硬化工程,全长98米,宽5.5米。农村厕所改造工程,全行政村有16户进行厕所改造,修建公厕2座。提高了群众的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人畜吃水工程蓄水坝修缮工程。新建了蓄水坝解决了里思和河东小组人畜饮水困难问题。
目前,在“三治三建三评”创建活动中,村两委继续从整治环境入手,在木瓜河修筑拦洪坝四座,拦截木瓜河水,营造水美乡村,村前小桥流水,蓄水垂钓,村内清洁院落,勤劳人家。庙宇尽力保护,户通道路四通八达。
生态是里思村的优势,环境是里思村的亮点,本村自然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村里注重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对村居环境、村容户貌进行整治,打造乡村宜居环境示范点。一是开展森林乡村建设。利用主题党日活动,号召全体党员在华泉小组种植亩杨树、国槐、侧柏、金叶榆等共计15亩。二是进行厕所革命。里思村改造提升农村厕所作为重要民生工程,在加速推进改厕进程,因地制宜,将改厕与畜禽粪污再利用相结合,进行农户改厕28座,修建集体公厕2座。
为了建强村党组织战斗堡垒,打造"五个中心"示范点,打通城乡治理最后一公里。在村委大院创建便民服务中心、党员教育中心、平安法治中心、乡风文明中心、产业发展中心,村主干、各中心主任潜心研究各中心职能,织密服务网络,延伸服务触角,将计生、民政、劳保、文明创建、安全生产、综治维稳等单一平台构建成综合服务平台。
行者方致远,奋斗路正长。按照"一堡垒五中心"治理模式,里思村着力建强村党组织战斗堡垒,通过整合各方资源,调动各级力量,力争把里思村打造成为一个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最美乡村,为县委提出的“争当发展排头兵,建设幸福新寿阳”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