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寿阳竹马走进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山西庆祝活动暨第七届山西农交会

发布时间:Sep 27, 2021 | 作者:寿阳县人民文化馆





金秋九月,瓜果飘香。9月23日,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山西庆祝活动暨第七届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在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盛大开幕。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寿阳竹马受邀展演了《颂党恩庆丰收》高跷竹马戏,马鞭翻飞,铃铛作响,吸引了各地参展嘉宾,为农博会添上了一抹靓丽的色彩





近年来,我县加大非遗保护传承力度,积极推动非遗进展区,进景区,进校园,傩舞爱社、寿阳大竹马、福寿剪纸等一大批非遗保护项目在活动中得到了“活态化”传承。
寿阳大竹马 (亦称竹马戏)2009年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极其古老的民间艺术,它流传于我县罕山一带。境内分布着爱社、竹马戏、耍钗等60多种民间艺术形式,是古老的民间武术和民间艺术之乡。
寿阳大竹马是将高跷、竹马、武术、戏曲、舞蹈巧妙结合在一起的民间社火。竹马马身系于表演者的腰部,使表演者如骑马状。表演时可手执马鞭,踩上高跷表演,戏剧中所有的“唱、念、做、打”都要在高跷上完成。所以它既有“高跷”的魁伟高大,又有“竹马”的竹编彩饰;既有人们熟悉的戏剧人物、造型,又有刀枪剑戟的激烈拼杀;既有武打动作又有唱词对白。这种古朴而稀少的民间社火,可以称得上是中华戏曲的“活化石”。


      寿阳县松涛竹马戏艺术团成立于2014年10月,专注于抢救性挖掘和复排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跷竹马戏”的工作。2015年5月成功复排出第一个剧目《三英战吕布》并正式演出,随后又复排出《下南塘》、《双锁关》、《界牌关》等剧目,2016年在第二次全国戏剧普查中被评定为戏新发现的民间戏曲剧种。



       

      五年来,多次参加省、市县举办的各种非遗活动,多次走进晋中、太原的旅游景区表演。2018年在深圳“锦绣中华园”为中外游客进行了表演,从此,高跷竹马戏蜚声海外。2019年参加了山西电视台和晋中电视台春晚演出。同年被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选中在开幕式上进行了非遗项目的表演。2020年10月参加了全国戏曲百戏(昆山)盛典。每年的春节、元宵节和非遗活动成了常态化的演出,多次被省、市县评为非遗传承先进团体。


 

      罕山松涛 竹马戏艺术团是一家民营团体,现有演职员30人,省级非遗传承人1人,县级非遗传承人2人。团长郭永虎表示,作为竹马传承人,他将不遗余力把大竹马传承好保护好,使其发扬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