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百团大战第一枪:为什么偏偏在芦家庄打响?

发布时间:Aug 14, 2020 | 作者:


2020年,是著名的百团大战胜利80周年。

当年,在寿阳的版图上,上湖乡的芦家庄仅仅是一个“点”,它平凡得再不能平凡。

在这条山西最早的铁路线上,芦家庄,它也是一个毫不起眼的三等小站。

但是这里,芦家庄,却是一个让历史永远也绕不开的名字。因为,百团大战第一枪,就在寿阳的芦家庄打响!

 

“百团大战”,是在八路军总部的统一指挥下,晋察冀军区、129师、120师在河北、山西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为重点的战役。战役发起第3天,八路军参战部队已达105个团,故称此为“百团大战”。它是1940年8月20日——12月15日,抗日战争时期发生的优秀典范战例。它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给了侵华日军以强有力的打击,推迟了日军的南进步伐,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威,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彭德怀将军在自传中写到:这次战役大大提高了华北人民群众敌后抗日的胜利信心,对日寇当时的诱降政策以及东方慕尼黑阴谋以很大打击,给蒋管区人民以很大兴奋。此役也给了投降派又一次打击,提高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的声威,打击了国民党制造所谓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谣言。

 

百团大战的第一枪是谁打响?

 

但是,百团大战的第一枪是谁打响?又在哪里发生?却有多种说法。有的说是发生在静乐县康家会,有的说是在寿阳县芦家庄。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汾河上游的静乐,地形险要、交通便利,西通吕梁,直达黄河,是西进吕梁、陕北的交通枢纽和商贸活动的重要关口;北靠三关,一路北进,就是宁武关、雁门关、偏头关;东望忻州、五台;南接古交、太原,居高临下,俯瞰中原,一览无余。拿下康家会,敌人便无法长驱直入进犯山西陕北。


1940年7月22日,八路军总部下达了《战役预备命令》,要求120师、129师和晋察冀军区务必于8月初完成战役准备,8月10-13日(后改为20日)将集中22个团出击正太线。8月8日,朱、彭、左签署《战役行动命令》。


8月20日晚,120师358旅一部进攻静乐县康家会村,配合正太铁路主战场。原定于晚上10时发起的战斗,由于成功策反伪军而提前进行。战斗进行了整整一个晚上,最终取得了胜利。在康家会战斗和随后的砚湾阻击战等周边战斗中,八路军共毙敌200余名,俘虏日军12名,缴获迫击炮2门,重机枪2挺,轻机枪23挺。被贺龙元帅称为“120师抗战四年来第一次光荣胜利”。

康家会战斗打响的时间大概在晚上8点左右,也被长期认为是百团大战的第一场战斗。不过随着历史研究的深入,更早的一次战斗被发现。


几乎同一时间,8月18日,129师在和顺县石拐镇召开军事会议,会上决定129师386旅16团和决死一纵队25团、38团组成左翼队,占领寿阳、榆次间各据点,破坏该段铁路,16团的具体任务是攻击寿阳县的芦家庄车站。

八路军总部规定全线进攻的时间为8月20日20时。这天19时左右,16团团长谢家庆带领一营从车站西面的铁桥下向驻守在车站的日军包围过去;二营的战士负责拔掉铁丝网。

 

第一道铁丝网被拔掉,敌人未发觉;拉倒第二道铁丝网的木桩,敌人也未发觉;当拉倒第四道铁丝网时,敌哨兵被惊醒了,枪声打破了夜间的沉寂。原定于晚8点的战斗提前打响。这一枪也宣告了百团大战的开始。

16团在百团大战中首开纪录,歼灭日军80余人,缴获枪50余支。控制了芦家庄车站后,有效地阻止了阳泉、榆次、太谷之敌东援,为全线部队打好“百团大战”第一阶段战役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


所以,一个是8月20日19时左右,一个是8月20日20时左右;一个是连接平汉、同蒲一纵一横的正太铁路大动脉,一个是控制晋陕和晋北公路的咽喉要道;一个是作为百团大战主战场的寿阳芦家庄,一个是百团大战配合主战场的静乐康家会。
因此可以认定:“百团大战”首先在寿阳芦家庄车站打响!打响第一枪的英雄就是129师386旅16团团长谢家庆!

芦家庄战役好故事

 
经多年研究,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八路军一二九师在晋中》一书中明确表述:谢家庆率领的129师三八六旅十六团官兵在山西省寿阳县潇河边上的一个小山村——上湖乡芦家庄村打响了百团大战第一枪。
那么,芦家庄村在百团大战中到底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
1939年冬以来,日军以铁路、公路为支柱,对抗日根据地进行频繁扫荡,并企图割断太行、晋察冀等战略区的联系,推行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
八路军总部决定发动交通破击战,重点破袭正太铁路和同蒲路北段,给日本华北方面军以有力打击。在华北交通线中,正太铁路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横越太行山,是连接平汉、同蒲两条铁路的纽带,是日军在华北的重要战略运输线之一,八路军的进攻战役首先在正太铁路发起,而芦家庄车站地形险要,桥梁隧道连接不断,是正太铁路上具有重要战略位置的日军盘踞点。
129师386旅16团,在八路军总部下达战役预备令后,由团长谢家庆率领,于8月18日冒雨赶到了榆次、榆社、和顺三县交界的和顺石拐镇。随后谢家庆参加了129师前线指挥所召集的左、中、右翼破击指挥员参加的作战会议。会议结束后,谢家庆很快回到了16团驻地——寿阳(路南)县三区韩赠村。

谢家庆(1921-1940),男,河南省光山县人(另一说法为罗山县人)

8月20日,16团召开的党员干部会议决定:以三营1个营牵制突出的外围据点——冀家垴日军据点,1个连牵制榆次长凝日军据点,对据点围而不打严密监视。两个连配合寿阳(路南)县抗日自卫队、工兵部队破坏铁路。集中一、二营主力,用两个连破击堡垒群,一个排攻击一个个堡垒,另外两个连直入芦家庄车站、兵站。全团按八路军总部规定的时间,20时准备发起袭击。


16团在团长谢家庆率领下,于傍晚从韩赠出发进入通往芦家庄的前沿阵地,在剪断第四道铁丝网时被敌人发觉,于是改偷袭为强攻,19时发起攻击。不到半小时,芦家庄村东北高地的7个堡垒群全部被16团2营攻占,同时,攻击车站、兵站的1营也都得手。两处的残敌纷纷逃向车站附近的一个仓库中,负隅顽抗。

全团紧紧围定仓库,用缴获的日军燃烧弹,用曲射炮弹对准仓库打了过去,顿时,熊熊烈火在仓库中爆炸、燃烧。火光中,敌人惨叫着、奔跑着、挣扎着,加之兵站的汽油库、弹药库也都被曲射炮击中,各种爆炸声与烈火汇成巨大的声响,火光瞬时映红了夜色中整个芦家庄的上空。至此,芦家庄成为了百团大战的首战地。谢家庆成为打响百团大战第一枪的英雄!

战斗结束,16团全部攻占芦家庄车站、据点、兵站,歼敌100余人(一个中队),缴获枪支50余支及曲射炮等重武器,并有效地展开了对该段铁路、桥梁的破击,成功地阻止了榆次、太谷之敌的东援,为全线部队打好百团大战第一阶段战役做出了典范。

(信息来源:寿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