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首页>>详情页

三——田峻岭


【著书立说的寿阳人】之三——田峻岭

田峻岭

笔名适可,1943年9月11日生于寿阳县马首乡石泉村。先后在《寿阳小报》、寿阳县委通讯组、《晋中报》、《山西工人报》担任编辑、记者、副总编、社长。高级编辑职称,曾荣获“全国报业经营管理先进工作者”、“全国工人报刊先进工作者”、“山西省报业经营管理先进工作者”等称号,出任过两届山西省报业协会副会长。


 田峻岭——乐为传播家乡人

田峻岭的一生大体分为四段:年轻时期在寿阳,而立之年到榆次,四十不惑调省城,耳顺退休返故乡。他所从事的职业也分四段:寿阳办小报,晋中办区报,省城办工报,故里办乡刊。他把一生的全部奉献给了新闻事业,从“土文人”一步一步变成了“老记者”。

田峻岭1964年经郭华荣先生推荐,从人民公社调到县委通讯组和寿阳小报社。那时,他把“走基层”作为自己成长进步的唯一通道。在“文化大革命”开始的前三年,他为办好《寿阳小报》竭尽全力;靠自己的一种精神为《山西日报》《山西农民报》《山西青年报》《健康报》《山西卫生》等报刊投稿,见报率颇高,连年被评为“模范通讯员”。

田峻岭与郭华荣

1973年,田峻岭被调到《晋中报》当编辑、记者、副总编。他在大寨驻记者站期间,写了一篇反映大寨、大庆人相聚虎头山的稿件,题目是《昔日并肩同战斗,今日共批“四人帮”》,被新华社修改后发布通稿。他在报社的后几年负责发稿、审阅大样,零点左右下班是常事。

《晋中报》停刊后,他被分配到地委调查研究室当副主任,兼顾晋中的通讯报道工作。这两年,也是他写作的“丰收年”。有一段,《山西日报》几乎隔一段就有他的稿件发表,题材涉及消息、通讯、调查报告、人物专访、报告文学、短篇小说。

19843月,田峻岭调到《山西工人报》任副总编,1991年又被任命为社长,1994年被评为高级编辑。期间,几乎年年有好作品被评为山西好新闻、全国工人报刊好新闻。他还写了20多篇关于业务探讨方面的论文,在《新闻战线》《中国报刊月报》《工人报刊研究》《编辑之友》《新闻出版交流》《新闻采编》等国家、省级刊物上刊登。

田峻岭于2002年退休,接手主编乡刊《寿阳家》,至今已经办了18年。《寿阳家》这份晋中市唯一的内部刊物,逐渐办得风生水起,影响颇深。本省的《塔乡儿女》、《长子乡情》专门来寿阳向《寿阳家》取经;《晋中晚报》还以一个版面的篇幅,介绍了《寿阳家》的办刊历程。特别是那些在外面的寿阳人,看到这份刊物之后,肯定、赞许、鼓励、祝愿之声不绝于耳,通常最多的一句话是“看了《寿阳家》,就像回了家”。

赵福富与田峻岭

田峻岭既热爱家乡这块沃土,更热爱在这块沃土上成长的人。在他退休期间,主要出版了《寿阳百人》、《部落秋语》、《晚情散记》、《杰出寿阳人》四本书。同时,为家乡10多位作者审阅、指导出版了自传体书籍、志书、诗集10多部,并帮助、指导20多名热衷于写作的“土文人”出书、写作。

即将出版《杰出寿阳人》

55年,田峻岭因为“热爱”,倾注了对“三报一刊”的全部情感;因为“热爱”,安乐与安逸与他无缘…… 


作品品鉴

《寿阳百人》这本文集收录了114位寿阳乡贤的故事,讲述了寿阳人在不同年代的脚印,十分弥足珍贵。


《部落秋语》,洋洋洒洒30万字,体裁不拘一格,有杂文,有随感,有书信,有诗词,有小说,有日记。语言犀利,思想深刻,见识独到。


一个企业,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创造本企业的良好氛围?如何才能立足于民族文化而构建一个形态的企业?这本书给了我们一条全新的思路。


《楝园秋叶》主要收集了田峻岭在《山西工人报》发表的作品,为什么起这个书名,来源于当时田老先生工作单位的那棵楝树。


《凝视同仁》这本书是为了纪念《山西工人报》创刊16周年写的,详细的记录了《山西工人报》的成长脉络。



图文来源:郭利民

本期编辑:郭利民          王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