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白长生
【著书立说的寿阳人】之五——白长生
白长生
笔名白天,山西寿阳人。寿阳县作家协会主席,晋中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山西作协会员、中国傩戏研究会会员。主编《寿阳民间文学》三套集成(70万字),获全省优秀卷本一等奖、全国优秀卷本二等奖,并获全国七五期间重点艺术科研项目先进个人奖,全国“德艺双馨”会员称号。主编《寿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12册一套。创作发表戏曲历史故事剧本《黄河魂》《三代帝师》等。2001年以来获奖作品有《世纪飞雪》《寿阳民歌》《元好问文艺美学体系论》分别获晋中市“五个一”工程奖、文艺精品奖、优秀书目奖;创作小品《菜棚姻缘》获文化部第十一届“群星奖”银奖;小品《推倒“和”》获第十四届“群星奖”山西省二等奖;小品《迁》获晋中市文艺精品奖、山西省第十五届“群星奖”作品奖、“全国小戏小品曲艺作品大展”一等奖;小品《中国傩》获十六届群星奖山西省大奖。创作歌词歌曲《黄河放灯》获《黄河之声》创刊50年一等奖;《火辣辣的情火辣辣的爱》、《你知道黄河水啥滋味》分获全国“放歌中华”音乐大展铜奖、银奖;摄影《傩舞面具》赴澳门“大陆春节年俗展”获展出奖。
白长生,笔名白天,出生于西安。在一场风暴中,他们全家遣返寿阳,从此他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辍学之后,放羊、种地、割草、赶车、修水库,当木匠,直到改革开放,又从公社文宣队、代教到文化站。步步走来,泥泞坎坷。但这些丝毫没有影响到他那一颗热爱写作的心,不论是黄土高原的牧羊生活,还是躬耕田垅的艰辛劳作,他都能灵活地运用现有的素材写出自己的风格,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的生活本身就是一首首诗,不管是五彩绚丽的小城故事,还是汹涌澎湃的时代大潮……都构成我不同诗的旋律和韵脚。”
他清楚地记得,他的写作生涯是从中学时期五四青年节创作的相声开始的,没想到竟然获得了征文奖,给了他莫大的鼓励,从那以后,一篇篇作品、一首首诗歌,汇成了一本本诗集、一册册书,文思汹涌,一发不可收。
多年以后,他破格提升寿阳县文化馆馆长,县人大代表、人大常委,县政协常委。社会兼职寿阳县作协主席、晋中作协副主席、晋中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山西省作协会员、省音协会员、中国傩文化学会会员、中国群众文化学会理事等。从事文化工作40年,担任文化馆馆长20年。在《九月阳光》自序中,他自嘲是“为文为人笨拙如牛”,“自信不辜负自己的寻觅,一切便无所谓”。40年如一日坚持了“牛”的精神,晋中老作家刘思奇说他是“牛皮灯笼,里亮外不亮”,是“内燃的火山,平素沉静如水,一旦爆发,火光耀世”!
他主编《寿阳民间文学》获全省优秀卷本一等奖,主编《寿阳县保护非遗丛书20套》《寿阳傩舞爱社丛书4套》《寿阳竹马戏》3套。创作发表歌词、歌曲100余首,其中《真心一片爱》在山西电视台播放并获一等奖;《太行山的小米汤》获第三届“黄河杯”征歌二等奖;《黄土婆姨火辣辣的爱》获《黄河之声》创刊60年一等奖。发表戏曲剧本《黄河魂》《三代帝师》等。
在担任文化馆馆长期间,他带领全县14个乡镇实现了乡文化站全覆盖,农村文化室和农家书屋全覆盖。创办《寿阳文化报》、创刊《文化寿阳》,获得了全国文化先进集体和国家一级馆称号,培养发现文化个体户、民间艺术传承户、藏品馆、民间博物馆、民间艺术团等达252个。《中国文化报》《山西日报》头版头条给予报道,2012年求是杂志《红旗》文稿撰文刊登文化馆事迹;在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中,他深入民间,撷英咀华。亲力亲为,项目申报层层上榜,将寿阳民间傩舞《爱社》申报为国家级非遗,《老寿星传说》《寿阳大竹马》《寿阳耍叉》《寿阳佛乐》等9项申报为省级非遗,33项进入县级非遗保护名录。组织策划举办各种不同形式的文化旅游节、爱社傩舞艺术节、福寿剪纸艺术节等60多场次,挑选民间优秀技艺作品参加各类文化展览会,打造出寿阳的文化品牌。
2015年退休后,又组织全县作家诗人和文化志愿者,启动“探寻古村落·走进老家”和“乡村记忆”采风活动,足迹遍布14个乡镇的170个古村落,搜集整理45万字的抢救性文字和数字化图片。为全县120多名民间艺人艺术家建档,促成了13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和传统文化村落的成功申报。
白长生正在研究傩舞面具的制作
40年辛勤耕耘,40年硕果累累。他的辛勤笔耕得到了业内人士的交口称赞,获中国民协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会员称号、获全省“百名好馆长”、“乡土文化能人”称号、入选“县委联系专家”、“十佳学人”、“杰出寿阳人”等。著名评论家徐秉琦称赞他是“唱着民歌小调走向诗坛”的“荒野歌手”!
40年,他把“过简单生活,创非凡事业”作为人生信条,文学、曲艺、音乐、编导、策划,兼理论研究,多样涉猎,在各级各类报刊发表作品330余万字。把自己打磨成了群众文化的“万金油”“全面手”。把日子过成了诗,把人生走成了远方!
作品品鉴
1
本书通过不同的角度,直视人心,谈正心、谈情怀、谈人生、谈忧患,谈国家的长治久安,在艰难的人生中领悟处世之道,倡导把信仰导回心灵的本质。
2
关于元好问诗歌美学的学术著作,山西省作协主席杜学文称赞他的元好问文艺美学研究是“太行深处的文化坚守"!
3
朗诵诗卷《世纪飞雪》
4
水利水资源专题的诗歌作品集
5
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的寿阳县文学作品选《迈向新世纪》
首席顾问: 适 可
图文来源:寿阳县图书馆资料室
本期编辑:郭利民 王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