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岳守荣
【著书立说的寿阳人】之十二——岳守荣
岳守荣
(1932-2014)
岳守荣,山西寿阳人。毕业于山西省立平定师范学校,中师学历,副研究员职称。政协寿阳县第一、二、三、四届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四届委员会副主席。1952年先后任教于城关乡张家垴、城关第一高小。同年8月,调寿阳县文化馆任馆员至1974年。1974年至1977年,调寿阳县文化局工作,历任科员、副局长。1977年8月,寿阳县地方志办公室成立,首任地方志办公室主任。1987年6月3日,在政协寿阳县第二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山西省地方志学会理事、祁寯藻研究会副会长。
岳守荣,1932年6月生于寿阳县朝阳镇西杨家庄村。自幼贫寒,小学毕业后,就读于晋中一中(原冀晋二师),1952年山西省立平定师范学校毕业。
七十年代后期,岳老先生受命编纂《寿阳县志》,他认为这是上对先辈惠及后人的好事,便斗担承担下来,在一无办公条件、工作人员仅有3人的情况下,带领2名同事白手起家,当时全国修志尚未起步,并无经验可鉴,他在实践中求师拜友、探索前进。历八个春秋,几经广征博采、谋篇布局、调查研究、稽查考核、删繁就简、精益求精、四易其稿。成书120万字于1989年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是全省五部重点县志之一,成为全国“六五” 期间的社科成果。
县志出版后,为了服务当地经济建设、积累资料,着手编辑出版了《寿阳年鉴》,分别由城市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社出版。整个工作居全省前列。他还主编过《寿阳人民革命史》《寿阳风云》《寿阳方言》等,标点重印了光绪版本《寿阳县志》《马首农言》。1997年又著有《寿阳民俗》,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为后人研究寿阳历史、寿阳文化、寿阳民俗、民风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他撰写了20多篇论文,阐述自己的学术观点,分别发表在省内外刊物上,近半数论文获得省、市奖励。八十年代初,应邀在左权、平定、祁县、孝义、晋中等十多个县市进行业务辅导和志书评审。八十年代初,在他的提议下,发起了开发方山旅游资源的倡议,并发表“开发方山旅游资源,发展寿阳经济”的论文,获省二等奖,1992年方山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后,他又参与了建设。
从事25年文化工作的他,兼善琴棋书画。期间虽受“右派”挫折,数年监督劳动改造,但工作不畏艰难,勇于进取,不计恩怨,调查研究,深入实际,一心扑在事业上。期间曾亲自设置搞过数次中小型展览、撰写不少寿阳农村文化调查报告,谱写了不少群众歌曲,并与李玉权合作挖掘整理了寿阳民歌,创作了《尹灵芝组歌》。对寿阳的群众文化工作做了应有的贡献。
岳老先生一生勤俭持家,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工作中淡泊名利。清正廉洁,积极进取,勇于承当,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步入编史修志行列后,敢于探索、秉笔直书,为我县乃至全省编史修志开创了先河,《寿阳县志》成为全省建国以来出版的首部新志。当选县政协副主席后,积极带领委员调研视察以及各种社会活动,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于1998年5月退休。
2014年11月23日,他走完了自己人生最后一站,与世长辞。享年八十有三。
作品品鉴
1
该志较为全面、准确、翔实地记载了全县的自然、经济、政治、人文、社会诸方面发展变化的历史进程,不仅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保存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2
《寿阳县志》(1985-2007)承上届志书,借鉴了各地志书的成功经验,广及百科,内容翔实,用新资料、新观点、新方法,以大量的信息和简洁的文字,全面展现寿阳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取得的令人嘱目的成就,真实系统地反映了寿阳自然状况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记述了各行各业的历史与现状,客观再现了以往施政的得与失,是外界了解寿阳、认识寿阳的一部权威性的县情读本,也是全县人民知兴衰、明得失、察未来,研究、发展和振兴寿阳县域经济的工具书,在“资政、存史、教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
《寿阳县志》上、下 集
首席顾问: 适 可
图文来源:寿阳县图书馆资料室
本期编辑:郭利民 王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