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郝海珍
【著书立说的寿阳人】之十七——郝海珍
郝海珍
郝海珍,笔名乡焦,出生于寿阳县平舒乡上峪村。工作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寿阳县供电公司,至今拥有十四项技术创新成果,其中十一项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实用型新专利授权,创新成果曾多次在省、市、县及公司内部获奖。
2011年4月开始,利用200天的业余时间在寿阳境内拍摄到100种野生鸟类,出版了《百鸟朝阳》(一);2014年拍摄到160种,出版了《百鸟朝阳》新增版,并在第14届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中获得优秀画册奖,入选山西省及晋中市外宣资料库一类作品;2016年拍摄到200种,出版了《百鸟朝阳》(三),在第16届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中获得优秀画册奖;2016年12月出版了《伴鸟飞翔》,同时编制完成了《寿阳县野生鸟类名录》;在此期间还在大同市及县市民广场、县总工会、寿阳一中、青少年活动中心,成功举办了寿阳县野生鸟类摄影展。2014年被评为“山西省摄影十杰”和车坛影协“十佳会员”。2016年山西省电力公司授牌成立了郝海珍配网运检技能专家工作室和郝海珍职工摄影工作室,2017年山西省总工会给工作室授牌为“郝海珍职工创新工作室”。
郝海珍16岁接班进入供电系统,从一名爬杆接线、挖土埋杆的普通工人,最终凭着业务突出,成了寿阳县供电支公司供电工程负责人。也是“郝海珍配网运检技能专家工作室”、“郝海珍职工摄影工作室”、“郝海珍职工创新工作室”、“郝海珍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带头人。多年来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善于动脑动手,弘扬自主创新精神,把工作经验转化为生产力,解决电力生产和运行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成为公司技术创新的开路者和带头人。
他有一种自己的工作作风和习惯,那就是他认准要做的事就不会回头!2012年农网改造工作的任务特别繁重, 10KV南燕竹线的单条线路改造费用就超过一千万元,时间紧、任务重,为节约资金,电杆短途运输成为影响工程进度的主要因素。当时,寿阳县只有童子河村的一位村民有一辆用来拉木料的小四轮拖拉机能够承担此项任务,但是用它运输电杆不仅效率低,而且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风险。负责工程管理的郝海珍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如何解决这一难题?郝海珍开始动脑筋、想办法,研发“自备装车系统的电杆搬运车”。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哪里懂得什么光学、力学、机械学,只能凭借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仔细琢磨、反复推敲,不绘图、不记录,全部方案都记录在自己脑子里。一个多月后,他自费购买了一辆二手430型运输车,车床、钻床、电焊、气焊都是自己亲手干,并表示,不改装成功决不罢休。更换了变速箱,增加了液压系统,给装卸电杆提供了动力来源;拆截了大梁和传动轴,缩短了车身长度,减小了整车的转弯半径;在后桥上部安装了大负荷转盘,增强了它的爬坡能力;安装了液压绞车和八套滑轮组,配套了钢丝绳,提供了可靠的装车系统;制作了伸缩拖车,可搬运8米到18米不同长度的电杆;巧妙地设计了爬杆可在车身两侧互换,可根据不同地形从搬运车两侧装卸电杆......
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十天的时间,瘦了一圈儿的郝海珍,带着受伤的手,瞪着被电焊灼伤的眼,开着改装好的搬运车做了第一次试验,并一次成功。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只有把劳动的精髓植入了根部,才有更多的新绿年复一年的勃发于这支电力队伍中。2016年,“郝海珍配网运检技能专家工作室”成立以来,由原来的一人扩展到现在的三十多人,郝海珍努力把三十年来学到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倾囊传授给学员们,工作室也成为了强化培训、提高员工素质,推动科技创新、技术攻关的良好平台。
“80后”员工高天伟说:“郝师傅经常带我去现场,手把手教我操作,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我。”如今,郝海珍的徒弟们大多已崭露头角,在各专业领域中成长为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
“看着徒弟和身边的新同事不断成长,感觉非常高兴。有很多人说不想让我退休,我也愿意继续在单位带徒弟,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多培养几个技能人才”,郝海珍说。
在郝海珍的引领下,2019年寿阳供电公司在晋中供电公司搭建的“五小”平台上,挂单9项,抢单7项,完成7项,在各县公司中遥遥领先,得到了晋中供电公司的认可和奖励。
“郝海珍配网运检技能专家工作室”共有十四项创新成果,其中,十一项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因这些创新成果具有安全系数高、运行成本低、安装方便、操作简单、运行可靠、效果明显的特点,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施工成本,故而在电网建设、配网运行、客户设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共节资创利二百多万元。郝海珍在山西省总工会记个人二等功,2018年被评为“最美晋中人”。
创新成果“电缆分接箱通风底座”,已经在寿阳县城区范围内的缆化线路中的分接箱和箱变底座上广泛运用,降低了分接箱及箱变内的空气湿度,提高了绝缘程度,减少了线路跳闸次数,有效率达到百分之百。该设备运行四年多减少停电四十余次,节约设备费用百万余元,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供电可靠性,确保城市居民、企事业单位的正常用电,发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每一项创新成果的背后都承载着郝海珍的艰辛、执着和对工作的态度和责任心。郝海珍说:“虽然研发过程艰苦,但看到自己的创新成果派上了用场,大家干活比过去安全了,省力了,我就特别高兴。”
郝海珍还是一名摄影爱好者。他在工作之余记录性拍摄寿阳县境内的野生鸟类,至今已摄到257种,编制完成了《寿阳县野生鸟类名录》,出版发行了四本画册,其中三本分别在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中获得优秀画册奖,并入选山西省及晋中市外宣资料库一类作品。在2017平遥国际摄影大展颁奖盛典上,他拍摄的摄影集《伴鸟飞翔》获得大赛“凤凰卫视优秀画册奖”,这也是郝海珍在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上取得的第三个大奖,又是他在摄影事业上的一个重要成果!
骏马是跑出来的,强兵是打出来的,而郝海珍是实干出来的。干一行爱一行,在本职工作上他没有辜负父辈们的寄托与期待,在热爱的摄影上更是乐此不疲的享受摄影带给他的快乐。他常说:“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只要相信,只要坚持,只要真的是用生命在热爱,那一定是天赋使命使然,那就是一个人该坚持和努力的东西,无论梦想是什么,无论路有多曲折多遥远,只要是灵魂深处的热爱,就会一直坚持到走上属于自己的舞台!”
作品品鉴
摄影作品集
1
2
摄影作品集《百鸟朝凤》(新增版)
3
摄影作品集《百鸟朝凤》(三)
摄影作品
首席顾问: 适 可
图文来源:寿阳县图书馆资料室
本期编辑:郭利民 王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