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首页>>详情页

二十七——逯新民


【著书立说的寿阳人】之二十七——逯新民

岂是丹青费较量                     

               ——逯新民笔墨人生

逯新民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三年多了。

他匆匆走了,而且笔耕未干,墨迹洒洒点点。

逯新民是一位低调、谦虚之人。无论何时何地,和学友、朋友之间相处,大都是为别人着想,不掩不藏,不麻烦别人。回忆起来,可能与他念念不忘的生活经历有关。上个世纪50年代,他随父母姐姐,全家赴新疆生活三年,新疆兵团的生活,学习,深深影响和培养了他那种直爽和放飞的性格。他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位艺术后来者,他需要不断探索和学习,汲取更多艺术营养才敢出去办展和出画册。但是,他却是一位敢于挑战艺术,永不完败的英勇战士,他曾誓言要画到他不能画为止。

逯新民先生天性聪明,思想活跃,看待事物超前并求于进步。他有别人不具备的观察事物能力;有对艺术审美格调高低的认识;从血液中流淌着对艺术的热爱,因此,他能步入艰难的艺术人生,也是他的天赋和社会发展所至。他早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外语系专攻俄语,毕业遇到特殊时期,学俄语不被所用,只有选择了他非常热爱的美术工作为职业。他把几十年的前尘往事、人生感悟都挥洒沉淀在自己的画作中。这样一干就是一生。

美术的范畴很大,涉及面很广,而且,基层美术工作又缺乏专业性连续性。从普及面为出发点,同时还要经常不断下乡和应酬其它杂事琐事,但他迷恋艺术痴心未改,美术事业已经深深烙上了印记。他先后到山西省艺干校培训学习,到省里、地区及各美术院校偷师学艺。学习素描、色彩,学习艺术理论和解剖,学习油画、中国画等,不断充实自己。1983年,由于工作需要,他调寿阳文化局工作,后又调县广播局任职,但由于他热爱艺术事业,在县文联成立后,他亦然选择了文联工作,从而又开始了他热爱美术事业的延续。精神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气质和文化品格,文化的核心是精神。精神既影响个人的成长和进步,又影响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他决不把自己的作品当作一种没有灵魂的纯 “艺术”来认识,而是把每一幅画都当作增加修为的教材而寓教育于画作。他的画作色彩变幻、笔触有力,遐思成形、快感蔓延,趣味无穷、出人意表,比较成功地传达了绘画艺术的初心真谛和精神内涵。

古人云: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可镂金石。

在艺术道路上,学于斯,长于斯,求功于世。这是他的决心,也是践行他的诺言和实践者。

艺术作品,往往是反映艺术家的思想和锤炼自己艺术语言好坏最好的表达。纵观,他的许多水墨作品,有完整和不完整的,有落款和不落款的,有参展和获奖作品,还有小品等,形式的多元化,本身也是对画家提出更高要求?我们可以发现、了解作者这么多年在想什么?在面对自然时画什么?无论从艺术角度、视觉,艺术对象,其实每个画家都有不同追求和向往,这也正是艺术本身魅力所在。逯新民先生对水墨语言探索研究,正是不断尝试,敢于在失败中求得进步。既讲究笔墨语言,又体现线条组织,不断寻找艺术符号,体会艺术结晶。在向中国画传统学习同时,敢于向现代艺术家请教,不断涉足新领域。他自费到中国美协组织的创作进修班学习,从而学有所获,在日后的作品中都能看到他通过学习后所取得进步作品。

他用自己最珍贵的作品来表达:对亲人的怀念、对子孙的期许、对朋友的情谊、对贵人的感恩。荣耀时的互勉、困难时的鼓励,那些熠熠生辉的刹那间、令人毋庸置疑的人情味,都艺术地凝结在一个又一个的画面之中。特别是他那些看似小作品,却是称誉家乡、赞颂祖国、讴歌时代的“大”题材画作,更加受到藏家、专家、艺术家与老百姓的关注和追捧。“一手伸向古人,一手伸向现代”。这是当代中国画家学传统又学现代的必然途径,也是成就绘画大家的追求。

任何一位大家名家,只要有了自己认识和研究方向,也就让自己生活充满快乐的孤独和冷静下来的寂寞,这是宗教赋予艺术的必然渐进规律。没有沉默、没有笔墨研究,就没有沉甸甸的艺术果实?前进再前进,让作品充满活力和生机,繁杂而有序;努力追求侧峰线条之美再加力度,显轻松自如又不死板;墨色讲究见功夫,寻求自然灵性与装饰性画面。尽管,节奏不足跳跃性太快,画眼不精而积墨再深入会更好。但这些存在的问题,都不影响他的思想追溯和心中的那团旺盛燃烧的火焰


作品品鉴

1

《塞外高风》


2

《青绿山水图》


3

《山云图》


4

《山水清音图》


5

逯新民珍贵手稿


作者简介

逯新民

(1944.10.19—2017.5.20)

逯新民,1944年10月19日出生于山西省寿阳县白家庄村,1964年9月至1969年9月就读于山西大学外语系;本科毕业后,分配到寿阳文化馆工作,任美术组组长;1983年入党,调文化局任副局长;1984年,主持寿阳县民间文学三集成编撰工作,被评为省、地两级民间文学三集成先进组织者;1988年调文联主持工作,工作期间,寿阳县文联被省委宣传部、省文联评为先进县级文联,1990年任文联主席;1997年调广电中心;2004年退休。

逯新民长期从事中国画创作。上世纪70年代,即出版了《小黄鸭》等系列连环画(俗称小人书);2003年结业于中国美协培训中心,师从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中国美协艺委会副主任李宝林、孙克、天津美院硕导吕云所诸先生。其后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并获奖。

部分获奖作品:2004年,作品“浓墨重彩写绵山”入选中国美协、中央电视台主办的《首届全国电视水墨大赛》。“太行高风”入选山西省首届山水画展;

2005年作品“太行高风之二”获北京市美协主办的《科智杯全国中国画大展》优秀奖;

2006年,作品“南瞰北武当”获北京市美协主办的《第二届科智杯全国中国画大展》优秀奖;“太行高风之三”获山西美协主办的《山西省第二届山水画展》优秀奖;

2007年,作品“北瞰衡岳”入选北京市美协主办的《全国名家名山中国画作品展》;“介岭山色”获山西美协主办的《笔墨新象——山西省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

2008年,作品“太行晓色”入展由书法报社、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主办的《首届中国重阳书画展》;

2011年,作品“墅置东郊绿荫中”获山西省第三届山水画展优秀作品;

2008年起,每年被邀参加“山西省美术家写生团”赴太行山、吕梁山等地写生,行程数千公里。

生前为文化部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水墨研究院特聘画家,中国美协山水画高研班联谊会会员,山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书法家协会会员,晋中市美术家协会理事,晋中市老年大学、寿阳县老年大学山水画教师,晋中学院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寿阳县美协名誉主席、国家二级美术师。


首席顾问:         适   可

图文来源:  寿阳县图书馆资料室

本期编辑:郭利民         王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