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线展演】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是6月12日。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根据文化和旅游部、省市县安排决定在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集中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今年活动的主题是“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将组织全县非遗传承人创作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主题的作品进行集中线上展示。作品反映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弘扬正能量、真善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讴歌社会主义、讴歌改革开放、讴歌新时代、讴歌红船初心等,突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
留存于寿阳的赵庄佛乐,自北魏时期流入寿阳,是散落在民间音乐宝库中的一支奇葩。它主要源自五台山佛教音乐系列,但又经过当地佛教音乐的艺人们的自我创造和改变,形成了独特的寿阳佛乐艺术特色。包括他们使用的佛乐乐器,现在有不少成为民间稀缺乐器。近百年来,在寿阳赵庄村,就有两位佛乐老艺人霍介洋、霍鹤秀,他们继承祖辈演奏佛乐的遗传文化。他们吹奏的佛曲有40多个,如‘急毛猴’、‘朝天子’、‘哪吒令’、‘哭皇天’、‘山桃红’、‘哭东床’、‘三奠酒’、‘凡凡六’、‘祭北斗’、‘千声佛’、‘菩萨会’、‘六字真言’、‘观音会’等。寿阳佛乐主要乐器是:文场用笙、箫、笛、管,武场用云锣,执鼓、小钗、拐锣。到参加出坛、入坛佛事时,武场再加铙钹、大鼓即可。2012年有寿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2年申报为晋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17年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又培养出年轻艺人,传承佛乐曲牌和乐器演奏,使之得到应有的保护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