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阳10项非遗项目被授予晋中市第四批市级非遗保护名录
在6月9日上午举行的2018年晋中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宣传周启动仪式上,市政府领导为新入选的80项第四批市级非遗项目授牌,其中寿阳10个非遗项目入选,名列全市前三。寿阳一笔勾传承人孙吉霖,寿阳评说传承人张铁生受邀上台接牌。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集中展示和检阅我市文化遗产保护和建设的丰硕成果,围绕“文化遗产的传播和传承”、“多彩非遗,美好生活”为主题,切实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力度,着力提高文化遗产传承意识。6月9日,晋中市展开了为期一周的第十三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系列活动,围绕“文化遗产的传播和传承”和“多彩非遗,美好生活”的主题,集中展示和检阅我市文化遗产保护和建设的丰硕成果,全面提高社会公众对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意识。 寿阳10项新入选市级非遗保护名录分别是:寿阳祁雋藻传说、寿阳评说、寿阳张氏杨式太极拳、寿阳一笔双勾书法、寿阳拓碑技艺、寿阳皮雕技艺、寿阳柳编技艺、寿阳豆腐干制作技艺、寿阳胡氏荣茶制作技艺、寿阳南河古堂号。
近年来,我县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县实际,制定了《寿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管理制度》。同时完善非遗项目名录体系和代表性传承人的评审管理制度。县级非遗项目分四次进行了公示,同时在每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对优秀传承人进行表彰。收集整理出版了《寿阳县民间艺术丛书》12套,出版有《爱社传承记》、《寿阳傩舞爱社研究论文集》、《爱社口传诗》《寿阳竹马戏》等大型书籍和《寿阳傩舞爱社》、《寿阳竹马戏》画册。拍摄傩舞、竹马、耍钗、担灯、豆腐干、油柿子、韩愈茶食、福寿剪纸、寿阳拓碑技艺、寿阳柳编、寿阳佛乐、寿阳民歌、马家老醋、老寿星传说、寿阳评说、双钩书法等非遗纪录片20集,刻录光盘资料300余张。
启动了乡村文化课题研究工程,组织全县文化专家学者及文化志愿者“探寻古村落”142个。拍摄图片8000余张,撰写文字资料226篇36万字。编制了《寿阳县乡村文化记忆工程规划》,启动了“诗经时代——寿阳县乡村文化旅居”实验项目。促成了4个乡镇8个村申报列入了国家第四批传统村落名录,4个乡镇7个村列入第五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林家坡、南东、蔡庄、南河、华泉等4个乡镇7个村庄的文化旅居项目全面启动。国家级非遗“爱社摊舞”、省级非遗“大竹马戏”走向市场。
目前,我县有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项目1个,省级非遗保护名录项目7个,市级非遗保护名录项目13个,县级非遗保护名录33项。有省级非遗传承人2个,市级非遗传承人9个,县级非遗传承人52个。物质文化遗产现存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9处,馆藏文物28000余件,地面不可移动文物642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