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古村特色文化 促进南东乡村振兴
满园秋色花似锦,南东古村迎嘉宾。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和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深入开展党史教育,弘扬红色精神谱系,9月14日寿阳县南东村举办“庆丰收 感党恩”第四届民俗文化旅游节。
南东村位于339国道向南8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该村以古民居建设为主线,以文化传承和田园风光为依托,全力打造集休闲、度假等功能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特色村。南东村有着良好的旅游资源和丰厚的文化历史底蕴,古民居地窨院、至今无人能识的奇文碑,三官庙、五佛殿、古戏台、观音堂以及沟底庙遗址;有元宵节闹社火、二月二撵麻胡、三月二十八沟底奶奶庙会、腊八刨冰猴猴、民俗文化旅游节等独特的民俗文化活动。
南东古村第四届民俗文化旅游节,由寿阳县文化和旅游局、西洛镇人民政府主办,西洛镇南东村村民委员会承办,寿阳县人民文化馆、西洛镇文化馆分馆协办。活动秉承“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的宗旨,坚持“农民主体、因地制宜、开放创新、节俭热烈”的原则,以“庆丰收、感党恩”为主题,深入宣传“三农”重要人物、重大事件、时代精神。
活动在南东村民铿锵的锣鼓声中拉开帷幕,喜庆的鼓点敲出了南东村民丰收的喜悦。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傩舞爱社》的各位传承人特邀助兴表演,古朴的演技与南东古村亦庄亦秘,相映成景;省级非遗传承人赵河林表演的《寿阳耍叉》,台上铁叉旋滚,红樱翻飞,刷拉作响,惊险刺激,台下观众敛声屏息,目不转睛。来自县城的众多文化工作者,纷纷登台献艺,晋剧《三娘教子》《徐策跑城》,观众掌声雷动,演员一再返场。《敢问路在何方》表达了南东村民在党的精准扶贫政策的指引下勤劳致富过上小康生活的幸福心情。一首《老乡》唱出了在外游子的思乡心声,一句乡音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驻村第一书记郭凯宇把扶贫村当第二故乡,饱含深情演唱的一首《母亲》,唱出了对南东人民的深厚情感;飞瑞悦舞舞蹈队表演的《东方红》《南湖的船,党的摇篮》用优美的舞姿跳出了经过百年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电吹管演奏、评说《回娘家》、广场舞表演等赞美了南东村近年来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旅游节上,寿阳县图书馆工作人员带着丰厚的图书资源来到南东村,和村民们一起共享这喜悦时刻,让大家在观看文艺节目之余,了解更多的国家新资讯,种养新技术,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县文化馆馆长潘福明说,“庆丰收,感党恩”南东村第四届民俗文化旅游节的举办是文化馆总分馆建设的一项重要活动。今后我们将充分调动全县文化资源,统筹推进文化馆总馆和各乡镇分馆文化活动,将“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与开展党史教育相结合,进一步提升群众文化品质,扩大全县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影响力。
县文化旅游发展中心主任庞晓东说,南东古村第四届民俗文化旅游节的举办,既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又宣传了南东古村悠久的历史文化。我们将深入挖掘古村历史文化资源,促进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水平,让寿阳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秀美的风光全方位展示给八方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