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首页>>详情页

【文化遗产日•非遗展演展示】国家级非遗项目——寿阳傩舞《爱社》


2020年6月13日是我国第十五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积极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寿阳县文化和旅游局将开展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

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以“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为主题,通过“线上线下联动” “文化旅游结合”的方式,传承寿阳非遗文化根脉,焕发寿阳非遗新活力。在确保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在文化馆、景区、文保单位、非遗传习所、晋汇达电子商务公司开展“非遗购物节”和非遗项目线上线下展示展演、展销等活动,助力非遗扶贫和旅游消费。从今天起我们将在《寿阳文化》《寿阳文化馆》微信平台连续开展网上展演展示活动,通过系列文化活动,让广大群众在线上和线下了解寿阳县的非遗传承状况和文物保护状况,引导广大群众走进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宣扬传统文化,从而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越传越远。

傩舞《爱社》

爱社傩舞,发源于远古时期黄河流域中部,是黄河文化发祥地极为古老和原始的民间舞蹈形式。它借助于“鬼”傩的形式表现了“轩辕大战蚩尤”的创世传说,表现了远古人类狩猎时代神鬼崇拜中的一种“鬼”图腾,和中华民族勇于斗争、勤劳勇敢的古老民族精神。现今仅流传于太行山西麓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境内。

主要内容表演了远古时期轩辕大战蚩尤中的一段传说,轩辕黄帝的将士们假扮二十四家魂头鬼混入鬼门关,攻占了蚩尤城。表演时由24人组成,6名大鬼戴鬼脸面具主要表演,18名小鬼站成城郭形两边助阵,表演程序分武势(基本动作,表现战前准备)倒上墙(摆阵对垒),直墙(队形变蛇蜕皮),小场(攻城失败,重新布阵)过关(脱靴偷袭,越城夺旗),耍桌(攻城胜利百姓沿街犒赏)等.整个演出约50分钟。主要用于为轩辕黄帝过生日、祭祀、祈雨等。《寿阳县志》记载,每年阴历七月十三,“爱社”和邻村三大社都要到本县阪泉山附近的北神山轩辕庙进行祭祀表演,据说是为轩辕黄帝过生日。而“爱社”是唯一被允许进入轩辕庙内进行表演的社火,其他三大社的节目只可在庙外的山头上表演。所以,“爱社可理解为“轩辕黄帝最宠爱的社火”。从爱社鬼脸面具制作工艺来看,它被认为是一种“鬼”图腾的原始崇拜。汉代以后,傩舞爱社有一部分演变为蚩尤戏或角抵戏,但作为“爱社”的鬼傩却以原始形式在山西寿阳留存了下来。在当时,由于黄帝以鬼饰面具作战获胜,子民们便对黄帝的崇拜转为对“鬼”的崇拜,崇拜至极,成为一种“鬼”图腾。从而可以追源到中国古老面具艺术的源渊信息,和人类远古的狩猎文明形成的“神鬼图腾”到农耕文明形成的“动物图腾”的演变进程。

1983年起,县文化馆即开始对此挖掘整理,1985年开始建立文字相片档案;

1988年录制音像资料,被收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

1995年,撰写爱社调查提交“中国傩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于《中华戏曲》论文集;

1985年-2005年县文化局规定每年进城参加调演;

2005年组织排练,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2007年获准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9月为美国、巴西、俄罗斯、伊朗等20多个国家以及中国台湾政治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曲学院、山西师范大学、中国傩戏学会等知名院校的专家、学者40多人参加的“中外民间戏曲国际学术研讨会”专场演出。

2009年《寿阳爱社》联合安徽、云南、贵州等全国八省正在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世界文化遗产。

2009年10月参加中国寿阳第一届福寿文化旅游节现场表演,深受好评。

2010年参加中国(晋中)社火节、中国清明寒食节、中国寿阳第二届福寿文化旅游节现场表演,深受好评。

寿阳爱社

代表性传承人

韩富林

韩富林,男,(1943.12—2017.1)。2012年12月列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韩富林,1943年12月出生于山西省寿阳县平头镇韩沟,初中文化,中共党员,爱社传承人。从1960年起,历任村里生产队的会计、民兵连长、支部委员、村主任、支部书记四十多年。曾祖父起就是爱社继承人,从小爱好文艺,作为第四代傩舞爱社传承人,12岁就学会了全套表演一共6节,1958年元宵节第一次登台表演,后来一直没有间断过,文化大革命期间爱社表演停了一段,爱社被列为“牛鬼蛇神”,将面具暗中保护收藏,十年文革后成为唯一完整的关键道具保存了下来。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重新开始制做面具、服装、道具,组织村民训练并恢复演出,多次参加省、市、县级非遗展演,受到专家学者、领导和群众喜爱。2008年6月傩舞爱社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我于2012年11月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寿阳爱社代表性传承人”。2010年到现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三由寿阳县文化馆和韩沟村联合举办了十届爱社文化艺术节,2015年组织参加山西省第二届文博会展演。每年组织培训2次,每次培训60人次。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老祖宗留下来的傩舞爱社文化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韩富林于2017年1月因病去世。

2017年3月,韩艾明被列入晋中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2019年5月,高平秀、张变林、韩铁林、韩晓平、王艾萍被列入寿阳县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信息来源:寿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