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寿阳非遗】2021寿阳县非遗保护工作回眸


2021年是值得很多非遗人铭记的一年,2021年不仅是我们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一年,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回首2021,系列政策的出台为非遗人增添了传承、发展、弘扬的信心,众多活动的举办让非遗人拥有了更多、更大的展示机会与舞台……回首2021年,不知你是否还记得这些时刻,无论它是鼓舞人心的,还是激情澎湃的,抑或是触动你我心间的。


图片
1月20日,寿阳县首届非遗文创作品展在县文化馆壹品广场分馆展厅展出。本次展览由县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县人民文化馆承办,县壹品广场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山西九州书画院协办,以“非遗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大力弘扬和充分利用寿阳独具特色、底蕴深厚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非遗文化元素、文化创意设计和旅游产业发展交流融合,共收集整理293件优秀非遗文创作品进行展出,涵盖福寿剪纸、皮雕、书刻、五谷画、双勾书法、刺绣、葫芦画、糖画、木雕、炭雕、泥塑、胡氏荣茶等多个非遗项目,通过展览展示寿阳独具特色的非遗文化和非遗文创作品,让观众近距离感受非遗,体悟颇具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魅力。

图片

图片

图片

4月21日,召开寿阳佛乐座谈会,对寿阳佛乐的历史和传承保护方面的工作进行了研讨,并组织15位传承人进行排练,留存影像资料。经多次到南燕竹镇赵庄走访、考察,了解到留存于寿阳的赵庄佛乐,源自五台山佛教音乐系列,后经当地佛教艺人们的创造和改变,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色。但随着时光的流逝,一些民间佛乐演奏手已经相继去世,一些寿阳民间佛乐叙述的民间风俗也逐步被人们遗忘。座谈会在致力于推进非遗保护、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特别重视对赵庄佛乐的发掘整理工作的开展,对今后的传承保护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图片

图片

图片

4月24日,寿阳常村梨花文化旅游节盛装启幕,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观美景吸引了大量游客,寿阳傩舞、大竹马、耍叉、一笔双钩书法、糖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及地方民俗展示活动纷纷精彩亮相。展演现场,祖辈们口耳相传的傩舞、大竹马、耍叉、旱船、评说、张氏杨式太拳、二鬼摔跤等精彩而富有地方特色的表演吸引数千名群众围绕观看,活动现场掌声阵阵。特色非遗项目进行了展示和展销,寿阳油柿子、寿阳茶食、豆腐干、刺绣布艺、一笔双钩书法篆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让群众大开眼界、流连忘返,多名民间艺人现场表演了传统工艺绝活,寿阳糖画,作品晶莹剔透、栩栩如生,深受民众喜爱,很多小孩还主动参与制作,亲身感受传统工艺的神奇与精妙。

图片

图片

图片

4月25日由县文旅局组织召开“寿阳县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寿阳县第四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专家评审会,经专家对26个非遗项目和60多名非遗传承人申报材料进行评审,最终23个非遗项目入选2021年寿阳县第六批非遗代表性项目、47名非遗传承人入选第四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并报上级部门批示,于2021年7月由县政府、县文旅局发文公布。

图片

图片

图片

5月1日,为进一步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助力“游山西•读历史”旅游季主题推广行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文化和旅游需求,“五一”假期,寿阳县文化和旅游局积极开展文艺进景区活动,组织全县多支文化惠民小分队和非遗展演队伍,分赴祁寯藻故里景区和乡村振兴示范村黑水村开展活动,通过多种文化活动形式,让游客了解寿阳,进一步加快我县文旅融合的步伐。

图片
图片

图片

5月21日,第十二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在太原隆重开幕。由我县文化和旅游部门选送,经过省市严格审核筛选的国家、省、市、县级六大类非遗项目近百件作品、文创产品亮相山西农谷晋中分会场非遗展厅,特色地域文化品牌吸引中外来宾参观,成为本届中博会非遗展厅一道靓丽风景线。为搞好这次中博会非遗展览,县文化和旅游局在县委政府领导下,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优中选优,把最能代表寿阳非遗水平,展示寿阳风貌的非遗项目向第十二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晋中分会场秘书处申报推荐,经过层层选拨,最终国家级非遗傩舞·寿阳艾社,省级非遗寿阳竹马,市级非遗一笔双钩书法、寿阳皮雕,县级非遗五谷画、书刻技艺,糖画技艺,文创产品玉石摆件、炭雕饰品等众多非遗精品亮相晋中分会场。5月19日下午,晋中市市委书记吴俊清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视察晋中非遗馆布展情况时,对寿阳非遗展品给予好评。中博会期间,寿阳非遗展区累计接待游客三万余人次,销售收入近万元,达成合作意向三项。

图片

图片

图片

5月21日,中博会太原主会场上,我县国家级非遗寿阳爱社进行了精彩的展演,博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傩舞爱社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是黄河文化发祥地极为古老和原始的民间舞蹈形式。主要用于轩黄帝过生日、祭祀、祈雨等。进一步展示了寿阳非遗文化品牌。

图片

图片

图片

5月27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福寿剪纸艺术走进宗艾小学,举办“剪纸艺术进校园,传统文化润心田”主题活动。一把剪刀,一张彩纸,构成了孩子们的欢乐世界。福寿剪纸非遗传承人王森玉老师来到学校,为剪纸班班的学生传授福寿剪纸艺术。在王老师的指点下,孩子们按照步骤认真地练习,随着剪刀的起起落落,一张张单调的彩纸变成了美丽的团花。这次剪纸活动不仅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福寿剪纸的艺术魅力,而且激发了学生们不断学习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孩子们从剪纸作品的美中可以收获更多课本外的东西,并从中激发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促使自身全面发展。

图片

图片

图片

6月4日,晋中市政协副主席韩文让带领部分市政协委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在寿阳县就“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助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专题调研。寿阳县副县长付萧,县政协副主席雷建钢陪同调研。韩文让一行先后来到平头镇黑水村、平头村韩沟村民小组、朝阳镇中曲村实地查看了寿阳爱社傩文化馆、寿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寿阳县农耕文化展,观看了省级非遗项目大竹马和耍叉表演,了解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寿阳爱社的传习情况和省级非遗寿阳油杮子的传承保护工作。

座谈会上,副县长付萧就我县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助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进行了汇报。市县政协委员和传承人围绕非遗传承保护工作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和意见。韩文让强调,寿阳县文化底蕴深厚,有很多独具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寿阳县委、县政府要继续高度重视,非遗传承人要坚持做好传承工作,进一步加大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推广宣传力度,将非遗文化瑰宝带进校园、带进景区,贯彻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政策和措施,切实将寿阳的文化瑰宝传承下去。

图片

图片

图片

6月12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更好的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让广大人民群众在购物体验的同时参与非遗保护、共享非遗保护成果,寿阳县文化和旅游局组织文物所、文化馆、非遗保护单位和非遗传承人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非遗购物节”系列线上线下宣传展活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我县非遗项目寿阳油柿子、寿阳茶食、寿阳豆腐干、寿阳皮雕、寿阳酸菜等非遗工坊、非遗文创企业还将举办“非遗购物节”,通过现场展示和网络展示进行非遗产品和非遗技艺的展销和活态展示。游客通过“非遗购物节”现场的互动体验内容,赏演出,享美食,购好物,学传承,尽享非遗传承之美。

图片

图片

图片

7月15日——8月15日为期一个月的“同心向党 礼赞百年”寿阳县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之“剪纸展览”在寿阳壹品分馆开展以来受到广大群众热捧。人们驻足剪纸展前,或沉思,或感叹,或点评,纷纷为文化馆总分馆搭建的艺术平台所点赞。

福寿剪纸是省级非遗保护项目,这次参展的60余幅剪纸作品,以简洁明快、造型洗练、故事性强的特点。通过雕、镂、剔、刻、剪的技法,用一把把刻刀、一张张红纸,见证了中国共产党走过的震古烁今的伟大历程,歌颂中国共产党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20幅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历程展示、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情景再现……作品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主题,反映了寿阳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用剪纸艺术形式把对建党百年的美好祝愿和对生活的礼赞都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图片

图片

图片

8月21日举办第十二届寿阳爱社傩舞艺术节。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三为寿阳爱社傩舞艺术节,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我县非遗文化品牌,全方位展示寿阳爱社傩舞传承保护成果,举办第十二届寿阳爱社艺术节,艺术节上寿阳爱社展演体现了中国古老面具艺术的源渊信息,和人类远古的狩猎文明形成的“神鬼图腾”到农耕文明形成的“动物图腾”的演变进程。

图片

图片

图片

9月3日,寿阳县召开“讲好寿阳故事 传承革命歌曲”寿阳民歌传承发展研讨会。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郭志胜、县史志中心副主任张晓萍、寿阳融媒电台总监闫志勤、县文化馆馆长潘福明、县图书馆馆长郭利民及寿阳民歌传承人、民歌爱好者参加座谈。与会人员畅所欲言,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就弘扬寿阳非遗文化,讲好寿阳革命故事建言献策。

寿阳民歌是晋中市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寿阳民歌,曲调优美,易于传唱,感情真挚,情真意切,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经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传承人李玉权、王银海等经常下乡入户山野采访,共搜集到民间歌谣四百多首。县文化馆、县关工委、县老促会等部门经过整理,编印出版了《寿阳民间歌谣集成》《寿阳民歌》《帝师故里的红色故事》等图书,对寿阳民歌的传承保护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为进一步创新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形式,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和旅游局、县融媒体中心将联合在寿阳人民广播电台开辟栏目,充分运用寿阳民歌的地域特色,讲好寿阳故事,传承历史文化。
研讨会上,与会领导和文化工作者深入挖掘寿阳民歌的文化内涵和特色,就如何传承发展,如何弘扬非遗文化,如何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进行革命故事的宣传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探讨。大家表示,寿阳民歌是我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汁原味的寿阳民歌在寿川大地具有广泛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将寿阳民歌的地域文化与党史学习教育宣讲结合,不仅是一种形式的创新,更是对寿阳历史文化的一种传承发展。县文化馆和县广播电台将精选寿阳民歌的优秀革命歌曲,组织文艺工作者进行传唱,唱响寿阳民歌,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力争将“讲好寿阳故事 传承革命歌曲”活动做精做大,将寿阳民歌打造成享誉三晋的文化品牌。
图片
图片

图片

 9月3日,2021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在晋阳湖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国内外嘉宾齐聚一堂,分享智慧,凝聚共识,共话能源领域合作发展。晋商老字号胡氏荣茶再次成为了本次会议的唯一指定用茶并承接了此次会议的茶歇服务。 百年字号经岁月洗礼,方酿一片匠心。凭借着独特的文化传承、技艺传承、精神传承以及纯天然、无污染、高品质的优秀茶品,为此次会议带来高品位的饮茶享受。 胡氏荣茶通过参与此次会议赞助,为国内外嘉宾奉上一杯传统文化盛宴的同时,向大家展示了山西及中国茶文化,以服务为山西新时代能源转型贡献了一份力量。未来,我们将继续深挖老字号的文化底蕴,坚守品质,持续助力盛会茶叙,为晋茶文化及中国茶文化发出更强音。

图片

图片

图片
9月9日,赵庄村首届农民文化艺术节举行。赵庄是南燕竹镇南部一个较大的行政村,全村505户1202口人,耕种着7532亩土地。这里不仅土地肥沃,而且文化厚重。流传在赵庄的寿阳佛乐是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赵庄的霸王鞭也被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近年来赵庄村党支部村委会非常重视村民文化建设,建起了村级文化服务中心,投资购买了锣鼓、服装、乐器等,经常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文化馆辅导人员根据赵庄村群众文化需求,多次深入村庄培训广场舞和佛乐队,使赵庄文化成为南燕竹镇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赵庄村党支部书记霍贵兵说:赵庄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村庄,今后我们要依托省级非遗项目赵庄佛乐,大力打造赵庄文化品牌,建设赵庄佛乐非遗传习所,举办一年一度的农民文化艺术节,使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图片
图片

图片

9月23日寿阳竹马走进中国农民丰收节山西庆祝活动暨第七届山西农交会。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寿阳竹马受邀展演了《颂党恩庆丰收》高跷竹马戏,马鞭翻飞,铃铛作响,吸引了各地参展嘉宾,为农博会添上了一抹靓丽的色彩。

图片

图片

图片

10月8日下午,寿阳县首届非遗文化节隆重开幕。本届非遗文化节以“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为主题,各项非遗展示体验活动纷纷开展,非遗变得更加触手可及。活动共有创建晋中文化生态区宣传展示、寿阳县非遗美食品牌展示展销、2021寿阳县非遗项目展演、颁发寿阳县第六批非遗代表性项目牌匾和第四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证书、寿阳文化寿阳文旅云线上非遗展示展演、“寿阳好味道”非遗购物活动、寿阳县能人艺人绝技绝活展示、寿阳县福寿剪纸展览等八项内容。在“寿阳味道”美食大赛中,山西月团团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冠丰食品有限公司参赛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寿阳茶食技艺”、“寿阳油柿子技艺”囊括大赛金、银奖。寿阳荞麦郎食品加工坊参赛的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寿阳酸汤制作技艺”、寿阳县南燕竹陈记熟肉加工坊参赛的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寿阳猪头肉制作技艺”均获得银奖。首届非遗文化艺术节的举办,展示了寿阳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建设成果,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本次非遗文艺节目展演中,入选2021非遗项目的寿阳秦王大驿鼓、国家级非遗项目寿阳爱社、省级非遗项目寿阳竹马戏、省级非遗项目寿阳耍叉、省级非遗项目寿阳佛乐、市级非遗项目寿阳民歌、市级非遗项目寿阳评说、市级非遗项目寿阳工尺记谱法等让观众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县文化和旅游局领导为入选2021年寿阳县第六批非遗代表性项目和第四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颁发了牌匾和证书。

图片

图片

图片

10月14日,“永远跟党走”2021年全省群众文化活动乡土文化能人技艺大赛决赛在大同大剧院举行,寿阳糖画制作技艺项目传承人吴登峰、苏果凤晋级决赛,荣获三等奖。一笔照影双钩书法传承人孙吉霖晋级半决赛,荣获优秀奖。

此次活动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山西省文化馆业务指导,中共大同市委宣传部、大同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大同市文化馆、各市县文化馆、大同大剧院共同协办。旨在通过集中展示,打造群众文化品牌,培育乡土技艺能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技艺,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了解民间、接近乡土、热爱山西的深情,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助力乡村振兴,奋力推动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大赛分为动态表演和静态表演两类。寿阳糖画制作技艺参赛作品以庆祝建党百年为主要内容,用寿阳糖画制作技艺“糖字”具体呈现。以糖为墨、以勺代笔。用中国画形式装裱,体现中国书法元素。项目主要代表性传承人为吴登峰、苏果凤。

图片

图片

图片

2021年10月,我县遭遇了罕见的连续强降雨天气,给人民群众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省级非遗项目寿阳县油柿子非遗传习所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传习所房屋漏水,展厅成列的油柿子的由来人物泥塑半数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经济损失近万元。寿阳县文化馆得知传习所受灾情况后高度重视,党支部书记潘福明带领支部成员赴现场进行查看,向传习所负责人了解受灾情况。经过调研,文化馆组织召开会议进行了研究,制定帮扶工作计划和工作举措,经过多方努力协调,积极联系了县级传统泥塑传承人王海青对传习所受损泥塑产品进行修复。

图片
图片

图片
11月6日,寿阳县文化和旅游局、寿阳县非遗保护中心为寿阳佛乐传习所、寿阳评说传习所、寿阳豆腐干制作工艺传习所、南燕竹猪头肉制作技艺传习所四个标准化传习所挂牌,至此我县标准化非遗传习所已达到19所。对于传承保护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我县的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进步,非遗的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等保护方式得到广泛响应。县文化和旅游局、县非遗保护中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山西省非遗保护条例》积极推动非遗传习所建设,制定了非遗传习所建设标准和实施办法,对市级以上非遗项目传习所建设给予重点扶持。在规范寿阳爱社、寿阳竹马、寿阳福寿剪纸、寿阳耍叉、寿阳油柿子、寿阳茶食、王氏皮雕等非遗传习所的基础上,今年重点对寿阳佛乐传习所、寿阳评说传习所、寿阳豆腐干制作工艺传习所、南燕竹猪头肉制作技艺传习所进行了扶持打造。寿阳佛乐传习所在县、乡、村三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现已有了固定场所,定期开展活动,多次参加县里组织的各项非遗展示,目前已发展传承人16人。
图片
图片

图片

12月17日,寿阳县2021年非遗工作总结暨培训会议在文化馆多功能室举行。会议对2021年非遗工作进行总结并对2022年非遗工作进行部署,表彰了在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优秀非遗传承人、非遗工作者和先进非遗传习所。各非遗保护单位、省市县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70余人参加活动。县文旅局党组书记王海德、文旅局局长李惠子出席活动并为获奖人员颁奖。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县文旅局建立了完整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先后有1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8个项目列入省级“非遗”保护名录,20个项目列入市级“非遗”名录。公布了县级“非遗”保护名录77个,同时还先后认定县级传承人157人,推荐市级传承人14人,省级传承人7人,国家级传承人1人。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科学保护思想指导下,不断推动全县“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有序推进,促进非遗文化和旅游服务高质量、高标准建设。

文旅局局长李惠子要求非遗保护单位和广大非遗传承人要将学习贯彻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列出任务清单,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地。其次要坚定文化自信,不断强化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坚持保护为先与合理利用相结合,加强非遗传习所和传承梯队建设,推动非遗活态保护、活态传承。要进一步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健全非遗保护传承体系,提高非遗保护传承水平,加大非遗传播普及力度,推动非遗保护事业取得更大进步。三要加大宣传力度,打造“非遗”文化品牌。抓紧编制《寿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总体规划》,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及其文化生态环境进行整体保护。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提高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保护意识。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为建设农康旅融合发展先行县做出新的贡献。

图片
图片

图片

12月30日,通过组织开展非遗代表性项目的逐一实地调研,收集整理相关图文资料,编撰出版《寿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一书、《寿阳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代表性项目》图册、《寿阳佛乐》图册、《寿阳爱社》图册,充分展现了寿阳县丰富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展现了对艰辛传承的文化根脉、工匠精神和社会价值,增强了对寿阳县传统文化文化的认识。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