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非遗项目——老寿星传说
简介
在寿阳的圣佛山、神福山、鹿泉山、长岭的长寿山等地发现了“寿星洞”、“寿星桥”、“寿星泉”、“寿星飞仙石”等文化遗存。留存在寿阳县境内许许多多关于老寿星的传说和实物资料,大都负载一个个传奇而美丽的神话故事,构成了寿阳民间文学的丰富而迷人的灿烂星空。
老寿星出生于寿阳,又在寿阳飞天成仙,寿阳是老寿星永远的故乡。黄岭村老寿星的出生地黄岭壑,传说寿星受玉帝的委托降生到这里填堵黄岭壑,只因他母亲受不了怀胎的煎熬,提前出生来到人世,黄岭壑最终没被填平,至今留下了一个大口子,寿阳变成了“春晚无花秋早霜”的早霜多寒地带。而老寿星堵黄岭壑、二郎担山赶太阳、寿星帮大禹治水等有关传说,便寄予了人们把寿阳变为米粮川的美好期冀。寿星河、寿星槐、寿星洞、寿星泉、长寿寺、长寿钟等散布于寿阳山川沟壑的寿星文化遗存,就成为寿阳人心中对生命崇拜的精神化身。西北的圣佛山、鹿泉山中,里面供奉的主神就是老寿星;位于松塔镇长岭村北的长寿山传说老寿星曾在此修炼、养生,山上建有寿仙宫;尖山据说是老寿星的一个脚趾所留,相传玉皇大帝让老寿星上天时,寿星老儿认为自己应为家乡人留点血脉,便掰下一个脚趾种到了寿阳大地,脚趾即成为现在的尖山。除此之外,寿星会、寿星桥、寿星街、桃子山、寿星飞仙处、罕山(看山)等处均有关于老寿星美丽的传说。
2009年3月,老寿星传说列入山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