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首页>>详情页

市级非遗项目——杨式太极拳


寿阳杨式太极拳

寿阳杨式太极拳即张氏嫡传(杨式)太极拳,由杨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张钦霖所创,后传予寿阳孙宜斋先生得到发扬光大。该项目分布在山西太原、晋中、寿阳、太谷等地,寿阳县主要分布在城内、平舒、平头、宗艾等乡镇。

寿阳杨式太极拳拳术的特点是:1、简单易学、老少兼宜;2、动静相间、刚柔相济;3、外柔内刚、体用兼备;4、修身养性、强身健体。

内容包括:桩功、套路、推手、散手四大部分。太极桩法包括:无极桩、两仪桩、三才桩。套路有:八式太极拳,太极八门五步。推手有:单调膀,四正推手法、四隅(即大捋法)推手、散手。

张钦霖生于公元1887年,卒于公元1969年,祖籍邢台县大石头庄村,是杨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师承杨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之孙杨澄浦。

孙有义(字宜斋)先生于1940年经好友胡耀贞介绍拜入张钦霖门下,经过多年勤学苦练、悉心体悟、融会贯通,掌握了杨氏太极拳的精华,后又多处学艺、不断锤炼、刻苦专研、博采众长,终有所成。他在继承张钦霖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吸收了道家养生术和内功的修习的锻炼方法,去繁就简,从尚自然。将招式和推手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简单易学、体用兼备的训练体系。练习该拳不仅可以强身健体、预防和抵御暴力,而且对有效提高学习者体质和积极向上的思想素质具有良好的效果。该太极拳风格独特,功法包括:套路、桩功、推手。套路以八法为主,简单易学。功法顺应自然、合乎科学。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多年来在维护社会安定,促进全民健身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是散落在民间亟待保护和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

2017年12月寿阳杨式太极拳被列为晋中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