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非遗项目——寿阳祁寯藻故事
寿阳祁寯藻故事
祁寯藻(1793年-1866年), 字叔颖, 一字淳甫, 避穆宗载淳讳改实甫, 号春圃、息翁, 山西 寿阳人。清朝大臣, 三代帝师。嘉庆十九年(1814)进士, 由庶吉士授编修, 累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谥号文端。祁寯藻为官一生, 受过皇帝的奖赏二十余次, 受赠物品达百余件, 被世人誉为晚清一代名相。在他逝世后, 皇帝给予极高的评价, “予告大学士祁寯藻学粹品端, 忠清亮直, 加恩晋赠太保, 谥文端, 照大学 士例赐, 入祀贤良祠。”世称“三代帝师(道光、咸丰、同治)”“四朝文臣(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寿阳相国”。他一生忠清亮直, 勤政爱民, 举贤荐能, 政绩卓著, 对朝政有影响。其书法由小篆入真行, 师承二王, 出颇柳, 参以 山谷, 深厚道健, 自成一格, 为清代中晚期著名书法家, 有“一时之最, 人共宝之”“楷书称首”的赞誉。
祁寯藻一生清正廉洁, 忠言直谏, 被世人誉为晚清名相, 官吏楷模至今仍然流传着大量祁寯藻清正廉洁的故事。他一生廉洁修身, 勤雨为民。在为母亲守孝期间, 换写了农学巨著《马首农言》, 是清朝后期一部重要的区域性农学著作; 他为了歌颂明代万历年间“政尚勤俭, 躬行化民”的知县蓝尚质创作了长诗《蓝公教织歌》, 就是要树立其“人洁奉公, 勤政为民”的典范形象。“居身不使白玉玷, 洁志直与青云齐”, 这是祁寯藻送给外甥的一幅对联, 希望他能像白玉一样洁身自好, 志气直冲九霄云天, 这也是祁寯藻的人生格言和行为准则。
祁寯藻故事的主要传承人王银海, 一九五五年生, 寿阳县平舒村人。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起搜集整理流传在民间的祁寯藻故事, 经四十多年的走乡串户, 遍访老人, 所搜集故事整理一百八十条余篇, 现已出版成书。
祁寯藻传说故事的收集整理和出版对进行德育智育爱国主义教育,廉政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着特殊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7年12月寿阳祁寯藻故事被列为市级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