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过大年 民俗展演贺新春——寿阳县举办第二届群众文化艺术节“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文艺展演
发布时间:Feb 26, 2024 | 作者:寿阳文化
龙腾盛世幸福年,载歌载舞闹元宵。2月26日,寿阳县第二届群众文化艺术节“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文艺展演在平头镇黑水村举行,为群众带来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中国舞蹈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柳斌、山西省舞蹈家协会秘书长李陈华、晋中市文联副主席高美峰、晋中市舞蹈家协会主席梁艳琳、寿阳县政府副县长付萧、寿阳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马海文、平头镇镇长贾拴珍、寿阳县文联主席郭志胜、平头镇副镇长孟晓瑜、寿阳县文化馆馆长潘福明及国家、省、市舞蹈家协会专家、编导参加活动并参观了寿阳县傩文化馆。
悠远的鼓点、粗犷的动作、神秘的面具……展演现场,国家级非遗项目寿阳爱社、省级非遗项目寿阳竹马、寿阳耍叉50余名非遗传承人精神抖擞、轮番上台献艺。傩舞,作为一种古老的面具舞蹈,其历史可追溯至远古的祭祀仪式。在古代,人们通过傩舞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同时也表达对自然神灵的敬畏和崇拜。
寿阳竹马戏既有高跷的魁伟高大,又有竹马的彩饰造型,既有人们熟知的戏剧人物故事,又有刀枪剑戟的激烈拼杀,更有“上坡前倾”“下坡后座”及“马失前蹄”等高难度动作,通过表演和队列变换,在或急促或舒缓的锣鼓声中,马蹄铿锵、铃铛作响、马鞭飞旋、你来我往,精湛的表演把剧中人物表现得栩栩如生、淋漓尽致,让人感觉恍惚来到了古战场。
耍叉,是一种集力量与技巧于一身的民间表演艺术,表演者手持特制的铁叉,通过翻转、抛掷等动作,展现出惊人的技艺和力量。耍叉表演不仅考验表演者的身体素质和反应能力,更体现了寿阳人民勇敢、智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表演引得现场观众阵阵喝彩。大家举起手机记录下这热闹的场景,让观众感受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艺术之魅力。
“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文艺展演以非遗活动激活传统节日文化内涵,营造文明祥和、红红火火过大年的氛围,使“我们的节日”焕发新的时代光彩。整个活动荟萃全县国家、省级非遗优秀节目,展示寿阳悠久文化历史,以艺术的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在“争当发展排头兵,建设幸福新寿阳”进程中,寿阳县的新变化、新故事、新气象。
- 上一篇: 【文艺展演】歌舞荟萃贺新春,好戏连台展风采
- 下一篇: 朝阳广场齐欢聚,多彩非遗闹元宵